考研真题
1. 全国名校高分子化学及物理考研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
考研指导书
1. 何曼君《高分子物理》(第3版)课后习题和考研真题详解
2. 2026年高分子化学考研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何曼君《高分子物理》(第3版)课后习题和考研真题详解
书籍目录
第1章 概 论
第2章 高分子的链结构
第3章 高分子的溶液性质
第4章 高分子的多组分体系
第5章 聚合物的非晶态
第6章 聚合物的结晶态
第7章 聚合物的屈服和断裂
第8章 聚合物的高弹性与黏弹性
第9章 聚合物的其他性质
第10章 聚合物的分析与研究方法

部分内容
第1章 概 论
1.1 课后习题详解
1请你列举出20种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高分子材料,并写出其中10种聚合物的名称和化学式。
答:常见的高分子材料:聚乙烯塑料桶
、聚丙烯编织袋
、涤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EVA热熔胶(聚乙烯和聚醋酸乙烯酯的共聚物)、顺丁橡胶鞋底、尼龙袜、ABS塑料、环氧树脂黏合剂
、环氧树脂泡沫、聚氨酯泡沫、聚氨酯涂料、油改性聚酯清漆、育秧薄膜(聚氯乙烯)、电线包皮(聚氯乙烯
)、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维尼龙(聚乙烯醇缩甲醛)、尼龙66
、奶瓶(聚碳酸酯
)、聚四氟乙烯
、丁苯橡胶
、塑料拖鞋(聚氯乙烯)、手机表面的光敏涂料、天然橡胶、复合地板(脲醛树脂)、凉水塔(不饱和树脂玻璃钢)等。
2有8本小说,它们的厚度不同,分别为250页、280页、300页、350页、400页、450页、500页和600页,请算出它们的数均页数和重均页数以及分布宽度指数。请思考为什么重均页数大于数均页数。
答:


分布宽度指数=重均页数/数均页数=423.61/391.25=1.08;
按书页重量统计平均的页数为重均页数,其值等于每书的页数乘以其重量分数的总和。
数均页数相当于总页数除以书本数。
对于重均页数,重的分子的权重大,数均页数的话,权重都是1。所以重均页数大于数均页数。
3试比较聚苯乙烯与苯乙烯在性能上有哪些差别。
答:差别:
(1)聚苯乙烯是有一定强度的高聚物,在外观上是固体,在分子结构上没有双键;苯乙烯是小分子的液体,分子结构上有双键。
(2)苯乙烯做出来的产品比聚苯乙烯做出来的产品要脆。另外苯乙烯暴露在空气中会逐渐被氧化,而聚苯乙烯不会。
4为什么说黏度法测得的分子量是相对的分子量,渗透压法测得的是数均分子量,光散射法测得的是重均分子量?
答:(1)黏度法是由公式
得到,而α又是从
得到。在测α时所用到的[η]是通过相对黏度
和增比黏度
计算得到。因此[η]不是溶剂的绝对黏度,那么得到的分子量也是相对的分子量。
(2)渗透法测定分子量依据为
时


所以

即渗透压法测得分子量为数均分子量。
(3)在光散射法中常用θ=90°时的瑞利比R90计算溶质的分子量。

因此测得的是重均分子量
。
5如果知道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函数或分布曲线,如何求得
和
?
答:


6证明
证明:由定义可知:




所以,当α=-1时,

而当α=1时,

由于α的值通常在0.5~1之间,所以
小于
而大于
。
7今有一混合物,由1g聚合物A和2g同样类型的聚合物B组成。A的分子量MA=l×105g/mol;B的分子量MB=2×105g/mol。计算该混合物的数均分子量Mn重均分子量Mw和多分散指数d。
解:



8利用高分子稀溶液的依数性质测定其分子量时,常常需要将所测的物理量对溶液浓度外推,求取浓度为零时的外推值作为计算的依据,为什么?在什么条件下不需外推?只需由单一浓度的数据即可计算出正确结果?
答:(1)因为高分子溶液的热力学性质与理想溶液的偏差很大,只有在无限稀释的情况下才基本符合理想溶液的规律,而无限稀释的溶液不可能配制,只能用外推法取浓度为零时的数据。
(2)如果选用合适的温度或合适的溶剂(即θ温度或θ溶剂下),总会使体系的A2为零,此时相当于理想溶液,不需要外推。因为Π/C=RT/M,直接带入测得的Π和C的值就能求出M。
9在20℃,100cm3的容量瓶中配制天然橡胶的苯溶液。干胶重1.00g,密度为0.911g/cm,分子量为2×105g/mol,苯的摩尔体积为89.0cm3/mol。假定混合时没有体积变化,计算此溶液的浓度C(g/cm3),溶质的摩尔数n2,摩尔分数x2,体积分数Ф2。
解:干胶的体积V1=m/ρ=1.097ml,则溶剂的体积V2=100-1.097=98.903ml。溶剂苯的物质的量n=98.903/89.0=1.111mol。
所以溶液的浓度C=0.01g/cm3,溶质的摩尔数n2=5×10-6,摩尔分数x2=0.00045%,体积分数φ2=1.097%。
10在用稀溶液的依数性质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时,若试样在测定条件下有缔合作用或电离作用,将对测定结果产生什么影响,试分别讨论之。
答:如果溶质分子有缔合作用,则测得的表观分子量将大于其真实分子量;如果溶质发生电离作用,则测得的表观分子量将小于其真实分子量。
11于25℃,测定不同浓度的聚苯乙烯甲苯溶液的渗透压,结果如下:

试求此聚苯乙烯的数均分子量和第二维利系数A2。
解:将题中的数据作图,横坐标为浓度C,纵坐标为Π/C,如图1-1所示。

图1-1
得函数为y=12.409x+76.603,由Π/C=RT(1/M+A2C),将直线外推,C=0时,RT/M=76.603×10-3,Mn=32300g·mol-1,A2=12.409。
12现有7个阴离子聚合法制备的单分散聚苯乙烯试样。用光散射法测定了各试样的分子量,并在30℃的苯溶液中测定了各试样的特性黏数[η],结果如下:

根据上述数据求出黏度公式[η]=KMa中的两个常数K和a。
解:将黏度公式[η]=KMα两端同取对数得log[η]=logK+αlogM,
由于题中给出的是单分散试样,故Mη≈Mω,将题中数据取对数,以log[η]为纵坐标、logM为横坐标作图,如图1-2所示。

图1-2
则logK=0.1334,即K=1.3596,α=0.3257。
13同样都是高分子材料,在具体用途分类中为什么有的是纤维,有的是塑料,有的是橡胶?同样是纯的塑料薄膜,为什么有的是全透明的,有的是半透明的?
答:(1)高分子材料的用途分类取决于材料的使用温度和弹性大小。当材料的使用温度在玻璃化温度Tg以下时,是塑料;Tg以上则为橡胶,否则会软化。玻璃化温度可以理解为高分子材料由软变硬的一个临界温度。塑料拉伸率很小,而有的橡胶可以拉伸10倍以上。纤维是指长径比大于100以上的高分子材料,纤维常用PA(聚酰胺)等材料,这类材料有分子间和分子内氢键,结晶度大,所以模量和拉伸强度都很高,不容易拉断。
(2)透明度的问题在于该材料是否结晶。结晶的高聚物常不透明,非结晶高聚物通常透明。不同的塑料其结晶性是不同的。加工条件不同对大分子空间构型有影响,对结晶有影响,这些都能导致透明性不同。大多数聚合物是晶区和非晶区并存的,因而是半透明的。
获取方式:扫码关注下面公众号,关注后
回复关键词【复旦大学854】或【复旦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