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题


1.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809中外文学与文艺理论》历年考研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

2. 全国名校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详解

3. 全国名校外国文学考研真题及详解(含南开、中山等)

考研指导书


1.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2.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3.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4.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5.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6.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7.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8.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文章封面图片的替代文本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书籍目录


第一编 导 论

第1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第2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第二编 文学活动

第3章 文学作为活动

第4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第5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

第三编 文学创造

第6章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第7章 文学创造过程

第8章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第四编 文学作品

第9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第10章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第11章 叙事性作品

第12章 抒情性作品

第13章 文学风格

第五编 文学消费与接受

第14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

第15章 文学接受过程

第16章 文学批评

部分内容


第一编 导 论

【名师点拨】

由于文学理论学科的复杂性,加之初学者对这一学科知识的储备有限,从而对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等存在认识不足、理解不深的问题。因此,对于文学理论这门学科的学习,需要在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自主思考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并尝试理解文学理论研究名家的相关经典论述,以增强对抽象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思考以下问题对学习本编内容很有帮助:

1.文学有哪些基本要素?

2.文学与文学研究的区别是什么?

3.文学批评、文学理论、文学史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说三者不可分离?

4.为什么说文学鉴赏不是文学研究?

5.作品鉴赏在文学研究中的作用是什么?

6.如何理解文学研究的客观性与相对性?

7.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核心和优越性?

8.马克思是如何论述文学与社会关系的?

第1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1.1 复习笔记

一、文学理论的性质

(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1文艺学概述

文艺学是一门研究文学活动的理论学科,它不仅会揭示文学活动的基本规律,而且对文学活动也有着指导和支持作用。

(1)文艺学的特点

①文艺学具有复杂性,这是因为其研究的对象,即文学,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整体。

②文艺学具有系统性,文艺学包含着不同的具体理论等知识体系,它们之间又互相联系形成一个系统。

(2)文艺学研究的发展

①“文艺学”在早期的中国和西方都被称为“诗学”或“诗论”,这是因为早期的文学大多都以诗歌这一体裁作为开端。直到19世纪,整个文学研究基本上仍处于笼统的未分化的状态。

②20世纪以来,随着学科的进一步分化,文艺学发展出了不同的分支用以适应文学实践的不断多样化。文艺学的各分支展现了不同的文学研究视角和方法,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在这个过程中,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也随之成立。

(3)文艺学的分支

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区分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个分支。这三个分支一方面各自有其独特的研究范围、对象、任务和功能,另一方面又相互联系、渗透和作用。三者间的关系具体表现为:

①区别

a.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类问题的研究。

b.文学批评或文学史是对具体的文学艺术作品的研究。

②联系

a.文学史包含的文学材料为文学理论讨论的对象,文学批评实践的成果为文学理论进一步深化提供了依据。

b.文学理论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指导作用。如果没有文学理论的指导,文学史就会成为一堆散乱的材料,文学批评也会成为个人情感的随意抒发。

2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文学理论不同于文学史、文学批评,它具有普遍性,揭示的是文学研究中的一般性规律,起指导作用;而文学史、文学批评具有特殊性,它们包含着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是文学理论研究的基础。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1文学四要素的观点

文学的四要素包含世界、作品、读者、作家,这四个要素共同组成了文学活动。这一观点是由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的。

2文学理论的任务

(1)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是伴随着人类共同发展的,随着时代的变化,文学活动会呈现出不同的历史特征,而文学理论就是要去发现这些特征。

(2)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活动具有特殊性,不同于人类其他的精神活动,而文学理论就是要研究文学活动的这一特殊性,也就是发现文学活动的本质。

(3)文学创造论:文学以社会生活为创作的源泉,文学创作者通过特殊的创作方式将社会生活变为文学文本,而文学理论就是要对这一创作的方式与规律进行研究。

(4)作品构成论:文学作品由诸多方面构成,其中包括主题、形象、语言、风格等方面,而文学理论就是要对这些方面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5)文学接受论:文学文本如果离开了读者的阅读与欣赏就不能成为作品,只有读者将其经验为审美对象,文学文本的使命才得以完成,而文学理论就要探究读者接受文本的过程与规律。

(三)文学理论的应有品格

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

(1)文学理论建立在文学活动的实践之上,如果没有对从古至今的文学活动实践的归纳总结,文学理论就只是空谈。先有文学活动的实践,然后才会有文学理论的概括。

(2)文学理论还需要通过检验才能得以成立,而这检验的标准就是文学活动的实践。

(3)对待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态度:一要坚持,二要发展。

2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民主的、科学的和现代的。

(1)民主的。文学应该是喜闻乐见的,应该满足广大人民的审美需求,而不应该只迎合少数人的审美倾向。

(2)科学的。文学理论应该通过科学的方法总结出文学规律,这并不是说一定要通过精密的计算等方式进行文学研究,而是说文学理论要具有逻辑性、学理性。

(3)现代的。文学理论应该时刻回应时代的需要,也应该具有引领性,不能只面向过去,而更应该用现代化的方式设想未来。

二、文学理论的形态

(一)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文学理论的形态与文学研究的客体及视角密切相关。文学活动在意向上可以理解为两个过程:

1.“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过程。

2.“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过程。

从这两个过程我们可以发现,文学研究的客体可以变化为多个对象,并且可以通过多种视角进行考察,所以,文学理论就呈现出了多种样态。

(二)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

1从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这一流动系统看

(1)文学创作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反映论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视角,是揭示文学活动的基本视角,因此以反映论为基础的文学哲学是文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形态。

(2)在创作-作品-接受的过程之中,不同主体的心理都有参与。所以,文学研究需要结合心理学分析的方法与视角,才能对不同主体的心理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文学活动这一整体。

(3)创作-作品-接受的过程,是一个符号化的过程,文学接受首先要破译语言符号,而文学符号学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文学理论的一种基本形态。

(4)这样一来,从信息学的视角来研究文学活动必然会形成一个新的学科——文学信息学。创作-作品-接受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传播系统。作者创作是信息的生成,作品发表是信息的传播,读者阅读是信息的接收,作者再根据读者的阅读进行创作则是信息的反馈。所以,文学理论还需要信息学的参与。

2从文学生产-作品价值-文学消费这一流动的系统来看

(1)文学从生产再到消费不是由单一的个体完成的,而是由社会参与的,是一个社会文化过程。所以,文学理论中还需要融入社会学的视角,而且这一视角具有独特的地位。

(2)这一过程对文学的艺术价值的产生、建立、确证有着重要作用。艺术价值在文学生产中产生,在文学作品中得以建立,在文学消费中得以确证。因此,由价值学视角所形成的文学价值学可以也必然成为文学理论的一种形态。

(3)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系统与文学生产-文学价值-文学消费系统并不是完全割裂的,两者是相互联系的,这要求文学理论把两者统一起来,这就要加入文学文化学的视角。

3小结

文学理论有着丰富的基本形态:从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系统看,有文学哲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信息学四种基本形态;从文学生产-文学价值-文学消费系统看,有文学社会学、文学价值学两种基本形态;而将两者统一起来看,有文学文化学这一基本形态。

【知识点引申】

弗洛伊德谈文学创作的心理学动因:①人的潜意识中存在欲望,欲望之中对人产生决定性的欲望是性欲;②在社会规范中,欲望是受到压制的,因而人们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来释放自己的欲望;③欲望的释放需要合乎社会的规范并被社会所接受,艺术就成为一种方式。综上,艺术是力比多的体现,艺术是艺术家避免崩溃的工具。

『名家名论』

人文学科的重心在于具体和个别的事实,而个别的事实只有在参照某种价值体系时才能被理解。

——李凯尔特

画者画物,度物象而取真。

——荆浩


获取方式:扫码关注下面公众号,关注后

搜一搜

回复关键词【复旦大学809】或【复旦大学中外文学与文艺理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