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题


1.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历史学基础(世界史)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2. 全国名校历史学基础考研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

考研指导书


1. 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2. 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3. 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4. 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5. 吴于廑《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6. 吴于廑《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文章封面图片的替代文本

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

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

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1古印度《梨俱吠陀》:“我是一个诗人,父亲操业医术,母亲用石磨谷,所事各有不同,同为求富与福,恰似觅草群牛、不限一地食物。”反映当时印度(  )。[统考2022年研]

A.种姓与社会分工一致

B.不同种族享有不同权利

C.家庭出身决定个人地位

D.职业世袭制度尚未形成

【答案】D

【解析】《梨俱吠陀》这句诗说明,不同种姓间的固定的世代职业的区分尚不存在,社会等级也还没有发展到固定不变的程度。因此答案选D。

2古埃及第24朝法老波克霍利斯进行改革,宣布废除奴隶制,债权人只能索取债务人的财产作抵偿,而不能占有债务人的人身,因为财产属于个人,而公民人身属于国家,国家需要他们服役。该改革旨在(  )。[统考2022年研]

A.抑制土地兼并

B.发展商品贸易

C.保证国家兵源

D.推行民主政治

【答案】C

【解析】法老波克霍利斯为缓和由于债务奴役而造成的尖锐的阶级矛盾和保持纳税、服役的自由民数量,以加强国家的实力,进行了改革。因此答案选C。

3埃及新王国时期,法老埃赫那吞在颂神诗中写道:“神啊,您无所不能,您的力量谁也不能与您相比,您才是唯一的真神。”这段话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统考2021年研]

A.埃赫那吞强化了阿蒙神权

B.埃及奉行宗教宽容政策

C.法老完全控制了阿蒙神权

D.埃及政教斗争异常尖锐

【答案】D

【解析】阿蒙霍特普四世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法老,他在位的第一年就推行以阿顿崇拜为主要内容的宗教改革,即以太阳神阿吞取代以往一切神灵的尊贵地位。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他与底比斯的阿蒙祭司进行了无情的斗争,并为了彻底摆脱阿蒙祭司而将帝国的都城由底比斯迁到他所新建的城市埃赫塔顿。因此答案选D。

4帕提亚(安息)王朝早期,希腊语是官方语言之一,社会上层以精通希腊文化为荣,宫廷中经常上演希腊戏剧。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条件是(  )。[统考2021年研]

A.亚历山大东征

B.罗马对东地中海的征服

C.丝绸之路开通

D.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成立

【答案】A

【解析】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灭亡了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建立起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这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汇。亚历山大及其继承人都热心于奖掖希腊文明,在整个亚历山大帝国中到处都分布着希腊式的剧院、希腊式的庙宇、希腊的文学与艺术。因此答案选A。

5波斯帝国是古代世界第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其灭亡标志着西亚北非古代文明的终结。取代波斯帝国的是(  )。[统考2019年研]

A.孔雀帝国

B.罗马帝国

C.亚述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答案】D

【解析】波斯帝国至国王大流士一世时期(前522~前486年)波斯帝国的版图东起印度河,西至地中海,南到埃及,成了横跨亚、非、欧的军事大帝国,在波斯建立了典型的君主制统治。公元前492年向希腊开战,至公元前449年被希腊打败,帝国统治开始动摇,公元前330年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所灭,也就是后来的亚历山大帝国。因此答案选D。

6印度列国时期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相比较,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  )。[统考2019年研]

A.普遍实行君主专制

B.思想文化空前繁荣

C.宗教派别林立

D.海外贸易发达

【答案】B

【解析】A项错误,印度列国有奴隶制城邦国家,也有典型的共和国;B项正确,列国时期动荡的社会现实也反映在意识形态领域,各种社会思潮和宗教新教派如雨后春笋般产生,出现了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景象;C项错误,中国主要为哲学思想派别,并非宗教;D项错误,中国此时无海外贸易。

7“三世纪危机”后,罗马统治者利用基督教并使其成为帝国统治的精神支柱。标志教会与帝国政权合流的会议是(  )。[统考2019年研]

A.尼西亚会议

B.沃姆斯会议

C.拉特兰会议

D.萨狄卡会议

【答案】A

【解析】公元325年由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在召开的尼西亚会议制订了教会“信经”(后来修订为《尼西亚信经》)和法规,确认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宣布不接受信条的阿利乌派为“异端”。会议加强了罗马帝国对基督教的全面控制,后被称为基督教第一次公会议,帝国权力和教会权力合流,因此答案选A。

8历史学家将古埃及历史上的动乱时期称为“中间期”。集中反映古埃及第一中间期社会基本状况的文献是(  )。[统考2018年研]

A.《萨勒纸草》

B.《维勒布尔纸草》

C.《桡夫长雅赫摩斯传》

D.《聂非尔列胡预言》

【答案】D

【解析】《聂非尔列胡预言》,该纸草收藏于原列宁格勒国立博物馆,原为第十八王朝时学校使用的手抄本,内容系托言第四王朝斯涅弗鲁法老时代一位名为聂非尔列胡的智者所做的预言。一般认为此文反映了第一中间期埃及的混乱情况。描述了古埃及第一中间期人民颠沛流离的生活,预见了阿明尼将会最终统一埃及,集中反映古埃及第一中间期社会基本状况。

9现存迈锡尼线形文字B的材料绝大多数叙述的是迈锡尼的(  )。[统考2018年研]

A.经济状况

B.政治状况

C.军事组织

D.建筑艺术

【答案】A

【解析】线性文字B是早期希腊语的文字表达形式,是古希腊时期迈锡尼人所使用的文字,在1900年被英国考古学家亚瑟·伊文思发现。使用线性文字B书写的泥版只是非常有限的文献资源,加上在器皿上的镌刻,总共才有5000篇。此外,这些泥版文字都相当短,如仓库清点和会计记录等,所以绝大多数叙述的是迈锡尼的经济状况。

10公元前3世纪,罗马在扩张过程中与西地中海强国发生的战争是(  )。[统考2018年研]

A.布匿战争

B.马其顿战争

C.叙利亚战争

D.萨莫奈战争

【答案】A

【解析】布匿战争是在古罗马和古迦太基两个古代奴隶制国家之间,为争夺地中海西部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著名战争,发生在公元前264至公元前146年,共分三次。第一、二次布匿战争是作战双方为争夺西部地中海霸权而进行的扩张战争,第三次布匿战争则是罗马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

11古埃及新王国时期,曾率军在麦吉多和卡迭石与赫梯为首的联军会战的是(  )。[统考2017年研]

A.图特摩斯一世

B.图特摩斯三世

C.雅赫摩斯

D.拉美西斯二世

【答案】D

【解析】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其执政时期是埃及新王国最后的强盛时代。他进行了一系列的远征,以恢复埃及对巴勒斯坦的统治。在叙利亚与同时代的另一强大帝国赫梯发生利益冲突,双方在公元前1286年于卡迭石发生会战,双方损失惨重,无力再战,于公元前1283年签订了历史上所谓的《银板和约》。

12世界历史上已知最早的法典是(  )。[统考2017年研]

A.《乌尔纳木法典》

B.《汉谟拉比法典》

C.《亚述法典》

D.《赫梯法典》

【答案】A

【解析】《乌尔纳木法典》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乌尔第三王朝创始人乌尔纳木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总揽全国大权。为了统一两河流域的法律,适应奴隶制的发展和奴隶主镇压奴隶反抗的需要,缓和自由民内部的矛盾,他下令用苏美尔文写成了一部适用于乌尔全境的法典,即《乌尔纳木法典》。

13著有《沉思录》,被后人称为哲学家的罗马皇帝是(  )。[统考2017年研]

A.图拉真

B.哈德良

C.安敦尼·庇乌斯

D.马可·奥勒留

【答案】D

【解析】马可·奥勒留是拥有恺撒称号的罗马帝国五贤帝时代的最后一位皇帝,于公元161年至180年在位。他不但是一个很有智慧的君主,同时也是一个很有造就的思想家,有以希腊文写成的著作《沉思录》传世,这是作者写给自己的一部思想散文集,共12卷对话,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主要思考人生伦理问题,兼及自然哲学,是斯多噶派哲学的一个里程碑。

14著名的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的大规模修建是在古埃及(  )。[统考2016年研]

A.古王国时期

B.中王国时期

C.第二中间期

D.新王国时期

【答案】D

【解析】卡纳克神庙是埃及中王国时期及新王国时期首都底比斯的一部分,始建于3900多年前,位于埃及城市卢克索北部,是古埃及帝国遗留的一座壮观的神庙,也是太阳神、阿蒙神的崇拜中心,古埃及最大的神庙所在地;卢克索神庙位于古埃及中王国和新王国的都城底比斯南半部遗址上,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第十九个法老艾米诺菲斯三世为祭奉太阳神阿蒙、他的妃子及儿子月亮神而修建的,到第十八王朝后期,又经拉美西斯二世扩建,形成现今留存下来的规模。

15古埃及的“金字塔时代”是指(  )。[统考2015年研]

A.早王朝时期

B.古王朝时期

C.中王国时期

D.新王国时期

【答案】B

【解析】“金字塔时代”属于早期的法老文明,它开始于公元前2700年左右,结束于公元前1750年。这个时代大致上持续了1000年,对应于现代历史学家所称的古王朝时期和中王国时期,其中古王朝时期为主要时期。

16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化被称为(  )。[统考2015年研]

A.哈拉帕文化

B.涅伽达文化

C.欧贝德文化

D.哈雷夫文化

【答案】A

【解析】印度河流域青铜时代的城市文化,又称“哈拉帕文化”,因其主要城市遗址哈拉帕得名。这种文化以印度河流域为中心,故称之为印度河流域文明。涅伽达文化Ⅰ期又称为阿姆拉特时期(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500年);涅伽达文化Ⅱ期又称为格尔塞时期(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100年)。在阿姆拉特时期,埃及出现了私有制的萌芽;而在格尔塞时期,埃及确立了私有制,阶级正在形成,国家也正式出现。公元前3100年,埃及进入早王朝时期。欧贝德文化是公元前8000年左右,欧贝德人的祖先驯化了动植物;于是在古代近东地区,人类由原本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逐渐过渡到基本定居生活,这也是已知的人类最早的定居生活。

17希腊化时代系统论述“人生而平等”的哲学派别是(  )。[统考2015年研]

A.犬儒学派

B.斯多亚学派

 

C.伊壁鸠鲁学派

D.新柏拉图学派

【答案】B

【解析】A项,犬儒学派主张物质生活方面“自足”精神作为他们主要目标,他们认为每个人应当自行培养对其自己需要感到满足的能力,他们反对奴隶制。B项,斯多亚学派认为人和自然界一样,都产生于最高理性——逻各斯,那么就是说人人与生俱来就带有理性,这就自然得出人人生而平等的结论。C项,伦理学是伊壁鸠鲁学说的主要部分,而快乐论又是伊壁鸠鲁学说的核心。D项,新柏拉图学派在理论上以柏拉图哲学为基础,吸取了毕达哥拉学派、亚里士多德派、斯多阿学派和东方宗教哲学的部分内容,具有浓厚的宗教神秘主义成分。

18著名的罗马圆形大竞技场建于罗马帝国的(  )。[统考2015年研]

A.克劳迪王朝

B.安敦尼王朝

C.弗拉维王朝

D.塞维鲁王朝

【答案】C

【解析】罗马圆形大竞技场建于公元72至82年间,即罗马帝国弗拉维王朝,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意大利古罗马竞技场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帝国专供奴隶主、贵族和自由民观看斗兽或奴隶角斗的地方。


获取方式:扫码关注下面公众号,关注后

搜一搜

回复关键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历史学基础】或【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世界史】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