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题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875机械设计》历年考研真题

2. 全国名校机械设计考研真题汇总

考研指导书


1. 濮良贵《机械设计》(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

2. 濮良贵《机械设计》(第10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文章封面图片的替代文本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875机械设计》历年考研真题AI讲解

书籍目录


2015年中国地质大学877机械设计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877机械设计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875机械设计考研真题及详解

部分内容


2015年中国地质大学877机械设计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选择题

1(  )是构成机械的最小单元,也是制造机械时的最小单元。

A.机器

B.零件

C.构件

D.机构

【答案】B

【解析】机械是机构和机器的总称。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转换机械能。机构是能实现预期的机械运动的各构件的基本组合体。构件是由各类零件装配而成的各个运动单元。零件是由各种材料做成的制造单元。

2图示铰链四杆机构是(  )。

A.曲柄摇杆机构

B.双摇杆机构

C.双曲柄机构

【答案】C

【解析】由45+80=125<135且最短杆为机架可知,该铰链四杆机构为双曲柄机构。

3对于外凸的凸轮轮廓曲线,从动杆滚子半径必须(  )理论轮廓曲线的最小曲率半径。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都可以

【答案】B

【解析】为防止凸轮机构的实际轮廓曲线出现变尖或交叉现象,传动件的滚子半径应小于理论轮廓曲线最小曲率半径。

4在带传动中(减速传动),带的应力最大值发生在带(  )。

A.进入大带轮处;

B.离开大带轮处;

C.进入小带轮处;

D.离开小带轮处。

【答案】C

【解析】减速带传动中,带的应力最大值发生在带的紧边开始绕上小带轮处。

5国家标准规定,标准渐开线齿轮的分度圆压力角α=(  )。

A.35°

B.30°

C.25°

D.20°

【答案】D

6螺纹副在摩擦系数一定时,螺纹的牙型角越大,则(  )。

A.当量摩擦系数越小,自锁性能越好

B.当量摩擦系数越小,自锁性能越差

C.当量摩擦系数越大,自锁性能越好

D.当量摩擦系数越大,自锁性能越差

【答案】C

【解析】当量摩擦系数fv=f/cosβ,当量摩擦系数越大,自锁性能越好,反之越差。

7键的截面尺寸b×h主要是根据(  )来选择。

A.传递转矩的大小

B.传递功率的大小

C.轮毂的长度

D.轴的直径

【答案】D

8普通圆柱蜗杆和蜗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  )。

A.mt1=ma2,αt1=αa2,λ=β

B.ma1=mt2,αa1=αt2,λ=β

C.mt1=ma2,αt1=αa2,λ=-β

D.ma1=ma2,αa1=αt2,λ=-β

【答案】B

【解析】正确啮合条件:蜗杆的轴面模数、轴面压力角必须与蜗轮的端面模数、端面压力角相等,螺旋角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9下列联轴器中,能补偿两轴的相对位移并可缓冲、吸振的是(  )。

A.凸缘联轴器

B.齿式联轴器

C.万向联轴器

D.弹性柱销联轴器

【答案】D

10滑动轴承计算中限制pv值是考虑限制轴承的(  )。

A.磨损

B.发热

C.胶合

D.塑性变形

【答案】B

【解析】滑动轴承计算中限制pv值是考虑限制轴承的发热,限制p值是防止轴承的过度磨损。

二、判断题

11铰链四杆机构中,传动角γ越大,机构传力性能越高。(  )

【答案】对

12V带型号中,截面尺寸最小的是Z型。(  )

【答案】错

【解析】V带型号中,截面尺寸最小的是Y型。按V带的截面尺寸规定了普通V带有YZABCDE七种型号。

13设计蜗杆传动时,为了提高传动效率,可以增加蜗杆的头数。

【答案】对

【解析】增加蜗杆头数可以提高传动效率。

14向心推力轴承既能承受径向载荷,又能承受轴向载荷。(  )

【答案】对

15设计键连接时,键的截面尺寸通常根据传递转矩的大小来选择。(  )

【答案】错

【解析】键的截面尺寸通常根据轴的直径来选择。

三、填空题

16机构处于压力角α=90°时的位置,称机构的死点位置。曲柄摇杆机构,当曲柄为原动件时,机构______死点位置,而当摇杆为原动件时,机构______死点位置。

【答案】无;有

17对于具有两个整转的铰链四杆机构,若取机构的最短杆为机架,则可获得______。

【答案】双曲柄

18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采用______制,外圈与轴承孔的配合采用______制。

【答案】基孔;基轴

19对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为防止轴承过度磨损,应校核______,为防止轴承温升过高产生胶合,应校核______。

【答案】p≤[p];pv≤[pv]

20三角形螺纹的牙型角α=______,适用于______,而梯形螺纹的牙型角α=______,适用于______。

【答案】60°;连接;30°;传动

21花键连接按其齿形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连接。

【答案】渐开线花键;矩形花键

四、简答题

22连接螺纹防松的目的是什么?举出两种防松装置。

答:(1)连接螺纹防松的目的是防止螺纹副间的相对转动。

(2)两种防松装置:对顶螺母、弹性垫圈。

23齿轮传动中对的载荷系数K为四个系数的乘积,K=KAKVKβKα,分别说明KV和Kβ的名称及引入该系数是为了考虑哪些方面的影响。

答:(1)动载系数KV考虑由于齿轮制造及装配误差、轮齿受载后产生弹性变形等因素引起的附加动载荷影响系数。

(2)齿向载荷分布系数Kβ考虑沿齿宽方向载荷分布不均匀对轮齿应力的影响系数。

24带传动中弹性滑动和打滑二者有何本质上的区别?为什么说弹性滑动不可避免?

答:弹性滑动是由于带的弹性变形而引起的带与带轮间的微量滑动,因为带传动总有紧边和松边,所以弹性滑动也总是存在的,是无法避免的。而打滑是带与带轮间发生显著的相对滑动,也即整体打滑,打滑是由于过载造成的,是一种失效形式,是可以避免的。

五、计算题

25图示螺栓连接中,采用两个M20的普通螺栓,其许用拉应力[σ]=160N/mm2,连接件结合面间摩擦系数f=0.20,防滑系数ks=1.2,计算该连接件允许传递的静载荷F=?(M20的螺栓d1=17.294mm)

解:螺栓预紧后,接合面所产生的最大摩擦力必须大于或等于横向载荷,假设各螺栓所需预紧力均为F0,则由平衡条件fF0zi≥ksF,可得F0≥(ksF)/(f zi)

螺栓危险截面的强度条件为(4×1.3F0)/(πd12)≤[σ]

于是得

26如图所示铰链四杆机构,已知各构件的长度LAB=50mm,LBC=110mm,LCD=80mm,LAD=100mm。

(1)该机构是否有曲柄?如有,请指出是哪个构件(必须根据计算结果说明理由);

(2)当分别取构件AB、BC、CD为机架时,各将得到什么机构?

解:由题意可知:0+110<100+80,故有曲柄,AB为曲柄。

当AB为机架,即最短杆为机架,将得到双曲柄机构;

当BC为机架,即最短杆的邻边为机架,将得到曲柄摇杆机构;

当CD为机架,即最短杆对边为机架,将得到双摇杆机构。

27在图示传动装置中,已知各轮齿齿数为:z1=20,z2=40,z3=20,z4=30,z5=80,运动从Ⅰ轴输入,Ⅱ轴输出,n1=1000r/min,转动方向如图所示。试求输出轴Ⅱ的转速n及转动方向。

解:这是一个复合轮系:齿轮3、4、5和系杆H组成一个行星轮系;齿轮1、2组成一个定轴轮系。

对于3、4、5、H组成的行星轮系,有

将n5=0代入上式得:

n3/nH=1+4=5①

对于1、2齿轮组成的定轴轮系,有

i12=n1/n2=-z2/z1=-40/20=-2

n1/n2=-2②

联立解①②式,并考虑到n1=nI,n2=nH,n3=n

n/n=-5/2

将n1=1000r/min代入,得n=-2500r/min

负号表示n转向与n1转向相反。

28如图所示某电梯传动装置中采用蜗杆传动,电机功率P=10kW,转速n1=970r/min,蜗杆传动参数z1=2,;z2=60;直径系数q=8;总效率η=0.8,m=8,右旋蜗杆,试计算:

(1)电梯上升时,标出电机转向;

(2)标出蜗杆所受力的方向;

(3)计算蜗轮所受各力大小。

解:(1)电机转向箭头向上,如下图所示

(2)蜗杆所受力的方向如上图所示

(3)蜗轮所受各力的计算如下:

T1=9550000(P/n1)=9550000×(10/970)=98454N·mm

Fa2=Ft1=(2T1)/(mq)=(2×98454)/(8×8)=3077N

Ft2=(2T1iη)/(mz2)=(2×98454×30×0.8)/(8×60)=9845N

Fr2=Ft2×tanα=9845×tan20°=3583N

29某轴系部件采用一对7208AC滚动轴承支承,如图所示。已知作用于轴承上的径向载荷Fr1=1000N,Fr2=2060N,作用于轴上的轴向载荷FA=880N,轴承内部轴向力Fd=0.68Fr,试求轴承轴向载荷Fa1和Fa2

答:本题没有整理答案,非常抱歉!

30如图传动系统,要求轴Ⅱ、Ⅲ上的轴向力抵消一部分,试确定:

(1)蜗轮6的转向

(2)斜齿轮3、4和蜗杆5、蜗轮6的旋向;

(3)分别画出蜗杆5、蜗轮6啮合点的受力方向。

解:(1)蜗轮6的转向为逆时针方向;

(2)齿轮3左旋,齿轮4右旋,蜗杆5右旋,蜗轮6右旋;

(3)齿轮5啮合点受力方向如图(a);蜗轮6啮合点受力方向如图(b)。

(a)

(b)

更多内容,请点击获取:
http://shuyue.100xuexi.com/Ebook/971606.html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