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题
1. 全国名校环境科学考研真题汇总
考研指导书
1. 杨志峰《环境科学概论》(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杨志峰《环境科学概论》(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名词解释
四、简答题
五、论述题
六、分析题
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
第一篇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篇 环境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三篇 环境科学技术与方法
第四篇 环境管理与实践

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
一、选择题
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数量逐级______;二是能量流动是______的,______的。(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A.增加,单向,不可逆
B.减少,单向,不可逆
C.增加,多向,可逆
D.减少,多向,可逆
【答案】B
【解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包括:①单向性,生态系统内能量单向流动;②递减性,经过各个营养级的能量逐级递减,根据通过各营养级的能量流量,从低到高就构成了一个能量锥体或能量金字塔;③能量的质量逐渐提高,能量流动的另一个趋势是把低质量能转化为高质量能,从太阳能固定到生态系统后,能量流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低质量能向高质量能转化的过程;④变动性,与物理系统不同,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不断变化的,它取决于输入端和输出端消化率与新生物量的产生速率等因素。因此,其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2(多选)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包括(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A.致癌作用
B.物理性损害
C.生物性损害
D.化学性损害
【答案】ABCD
【解析】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可表现为:①特异性损害,是指环境污染物可引起人体急性或慢性中毒,以及产生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和致癌作用等;②非特异性损害,是指一些多发病的发病率增高,人体抵抗力和生活质量下降等。影响人体健康的环境因素可分为三类:①化学性因素,如有毒气体、重金属、农药等;②物理性因素,如噪声和振动、放射性物质和射频辐射等;③生物性因素,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这三类因素均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3土壤活性酸度是指(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A.土壤胶体吸附性氢离子解离后显示出的酸度
B.土壤溶液中游离氢离子直接反应出的酸度
C.土壤胶体上吸附性氢离子被其他离子替代时所反应出来的酸度
D.土壤胶体上吸附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后经水解作用产生的氢离子酸度
【答案】B
【解析】根据H+的存在方式,土壤酸度分为两种:①活性酸度,是指土壤溶液中的H+的浓度,土壤pH反映的就是这种酸度;②潜性酸度,是指土壤胶体上吸附的交换性H+和Al3+,被中性盐置换到溶液中,Al3+逐步水解产生的H+与被置换下来的H+一起直接表现的土壤酸度。
4每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占的位置称为(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A.生物多样性
B.生态位
C.生物监测
D.生态评价
【答案】B
【解析】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5大气逆温现象主要出现在(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A.寒冷的夜间
B.多云的冬季
C.寒冷而晴朗的冬天
D.寒冷而晴朗的夜间
【答案】D
【解析】晴朗的白天,尤其是午后,太阳辐射最强,地面增温很强烈,温度层结是递减的,此时大气最不稳定;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损失而发生逆温。日出日落前后为转换期,大气接近中性状态。云对辐射起屏障作用,它对白天的太阳辐射和夜间的长波辐射都起阻挡作用,总的效果是减少垂直温度梯度,使逆温受到削弱。减弱的程度视云量的多少而定。阴天,温度层结的昼夜变化几乎消失,大气接近中性状态。因此,在寒冷而晴朗的夜间,容易发生逆温。
6下面哪一个不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性?(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A.能在环境中持久存在
B.能蓄积在食物链中对较高营养等级的生物产生影响
C.不能进行长距离迁移
D.在相应环境浓度下对接触该物质的生物造成有害或者有毒效应
【答案】C
【解析】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指一类具有半挥发性、难降解、高脂溶性等理化性质,可进行远距离甚至全球尺度的迁移扩散,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积累,对人体和生态环境产生毒性影响的有机污染物。POPs的基本特性可概括为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半挥发性、高毒性。
7一般来说,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水中的半衰期大于______个月,在土壤中的半衰期大于______个月,沉积物中的半衰期大于______个月。(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A.2,3,4
B.2,3,6
C.2,6,12
D.2,6,6
【答案】D
【解析】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环境持久性的特点。环境持久性是指因分子结构稳定,在环境中难以自然降解,半衰期较长,一般在水体中半衰期大于2个月,或在土壤中半衰期大于6个月,或在沉积物中的半衰期大于6个月。
8(多选)环境物理污染包括(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A.大气污染
B.热污染
C.放射污染
D.光污染
【答案】BCD
【解析】物理环境的声、光、热、电等是人类必须的,在环境中是永远存在的。它们本身对人无害,只是在环境中的含量过高或过低时才造成污染。物理污染是指与力、热、光、电、磁、声和放射性等物理现象有关的环境污染。环境物理污染包括放射污染、热污染、光污染、噪声污染和电磁辐射。
9(多选)水中无机化合物迁移转化的主要方式有(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A.溶解和沉淀
B.配合作用
C.水解作用
D.氧化还原
【答案】ABD
【解析】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有沉淀和溶解、配合作用和氧化还原作用。C项,水解作用是化合物与H2O解离产生的H+和OH-发生交换,从而结合生成新物质的反应。对于大多数有机物来说,水解作用是其环境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10以下哪种污染物不属于一次污染物?(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A.CO
B.CO2
C.O3
D.NO
【答案】C
【解析】依据大气污染物的形成过程,可将其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各种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常见的主要有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C项,O3属于二次污染物。
11以环境容量为依据的总量控制称为(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A.容量总量控制
B.目标总量控制
C.末端控制
D.全过程控制
【答案】A
【解析】环境容量是指某一地区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接纳污染物的能力,以环境容量为依据的总量控制称为容量总量控制。
12(多选)下列大气污染物属于二次污染物的有(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硫
C.过氧乙酰硝酸酯
D.臭氧
【答案】CD
【解析】二次污染物是指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物理、化学性状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常见的二次污染物有硫酸盐、硝酸盐、臭氧、醛类和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
13(多选)我国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参数有(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氮氧化物
D.总悬浮颗粒物
【答案】BCD
【解析】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规定的大气例行监测项目中,大气环境自动监测必测项目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或飘尘、一氧化碳。选测项目包括臭氧、总碳氢化合物。
14(多选)常用的水体污染指标有(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A.POPs
B.BOD
C.悬浮物
D.COD
【答案】BCD
【解析】常用的水体污染指标有臭味、水温、浑浊度、pH值、电导率、溶解性固体、悬浮性固体、总氮、总有机碳(TOC)、溶解氧(DO)、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POPs是指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获取方式:扫码关注下面公众号,关注后
回复关键词【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科学概论】或【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科学概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