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题


1. 全国名校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详解

考研指导书


1. 高名凯、石安石《语言学概论》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2.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3.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修订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4.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5.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6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6. 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7. 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文章封面图片的替代文本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书籍目录


绪 论

第1章 语 音

第2章 文 字

第3章 词 汇

第4章 语 法

第5章 修 辞

部分内容


绪 论

0.1 复习笔记

一、现代汉语概说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

1定义

现代汉语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现代汉语是指五四运动后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它不仅包括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而且包括汉语各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只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名师点拨】现代汉语与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区别、普通话的三个标准都是各校考研真题中的常考知识点,也是本章的核心概念,对此考生务必要准确记忆

2属性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同的属性,具体包括:

(1)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结构系统。

(2)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交际功能)。

(3)语言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工具(思维功能)。

(4)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3形式

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不同形式。

(1)口语

口语是指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具有口语的风格。其特征是简短、疏放,有较多省略;一发即逝,难于流传久远。

(2)书面语

书面语是指以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其特征是趋于周密、严谨;结构完整,长句较多。

4文学语言

(1)含义

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指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化的语言。

(2)与“文艺作品的语言”的关系

①联系

文艺作品的语言是指文艺作品表达手段的总体。文学语言也包括优秀的、典范的文艺作品的语言。

②区别

文学语言的内涵与功能比文艺作品的语言广泛得多。

(3)与书面语的关系

①联系

文学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以书面语的产生与演进为先决条件。

②区别

文学语言既有书面语形式,也有口语形式。文学语言比一般书面语更丰富、更具有表达力;并且,文学语言不局限于书面语。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1民族共同语

(1)基础方言

一种语言的共同语是在某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作为共同语形成基础的方言称为基础方言。如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方官话为基础。

(2)民族共同语与方言的关系

①民族共同语以部分方言为基础。

②民族共同语形成之后,方言仍可以与共同语同时存在。

2汉民族共同语

(1)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演变

①最早形成于先秦时代,在春秋时代称为雅言。

②汉代称通语,明代改称官话,辛亥革命后称为国语。

③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1955年)决定将汉民族共同语称为普通话。

(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北京话占有重要地位。原因主要有:

①北京话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而发展成为“官话”。

②白话文学作品更多是用北方方言写成的,并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

③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促使北京语音成为全民族共同语言的标准音。

(三)现代汉语方言

1性质

同一民族的语言因地域的不同而产生的地域变体。

2产生的原因

(1)社会、历史、地理方面的因素,如人口的迁徙、山川地理的阻隔等。

(2)语言本身的因素,如语言发展不平衡,不同语言之间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等。

3分区

主要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七大类。

(1)北方方言

即广义的北方话。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话通行地区从元代以来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高度集中的心脏地带,向来官场上办事交际,都使用北方话,因而有“官话”的名称。官话方言内部按其语言特点一般可以分为4个支系,即4个方言片(或称4个次方言):①华北-东北方言;②西北方言;③西南方言;④江淮方言。

(2)吴方言

又称江浙话、江南话,以上海话、苏州话、温州话等为代表,分布于江苏南部、上海、浙江、江西东北部、福建西北角和安徽南部的一部分地区。

(3)闽方言

闽方言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最复杂,内部分歧最大的一个方言;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和浙江省南部以及江西、广西、江苏三省的个别地区。

(4)粤方言

以广州话为代表,当地人称为“白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较为复杂、保留古音特点和古词语较多、内部分歧较小的一个方言。粤方言通行于广东、广西境内,以广州话为中心。

(5)湘方言

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西北角除外)。湘方言的内部还存在新湘语和老湘语的差别。

(6)赣方言

以南昌话为代表,分布在江西省中部和北部,湘东和闽西北;赣方言并非“江西话”,江西省境内除赣方言外,还有客方言、吴方言和江淮官话,江西的邻省也有赣方言。

(7)客家方言

又称客语、客话、客家话,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广东、江西、四川、湖南、台湾、香港等地区,海外有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

【名师点拨】七大主要方言区的分布情况也是各校考研真题中的常考知识点,考生需要形象记忆。

(四)现代汉语的特点

现代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具有区别于印欧语系语言的许多特点。

1语音方面

(1)没有复辅音。

(2)元音占优势。

(3)音节整齐简洁。

(4)有声调。

2词汇方面

(1)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

(2)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

(3)同音语素多。

3语法方面

(1)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不大用形态(词形变化),主要用语序和虚词。

(2)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3)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

(4)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4文字方面

(1)汉语是世界上唯一的几千年来一直使用表意文字的语言。

(2)表示语素意义的汉字字符数以万计,能够分化同音词和同音语素。

(3)具有超时空性,能记录语音上差别极大的不同语言。

(五)汉语的地位

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

1.从国内来看,汉语已经成了我国各民族间的交际语。

2.从国际来看,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语言;还是联合国的六种正式工作语言之一;近年来,我国在海外设立数量众多的孔子学院,以教授汉语、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

二、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

(一)国家重视语言文字工作

1.1954年,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1985年改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直属国务院。

2.2000年10月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2001年开始施行。这个法是为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而制定。

(二)现代汉语规范化

现代汉语规范化需要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制定各项有关标准;进一步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研究并解决实际使用中的有关问题;研究汉语和汉字的信息处理问题,参与鉴定有关成果;加强语言文字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做好社会调查和社会咨询、服务工作。

(三)推广普通话

1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1)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普及普通话的需求日益迫切。推广普及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促进人员交流,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培育统一的大市场。

(3)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4)信息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科技水平的标志之一。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是提高中文信息处理水平的先决条件。推广普及普通话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有利于推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总之,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需要,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具体行动。

2如何推广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要按照国家确定的“大力推广,积极普及,逐步提高”的方针,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明确要求。以汉语授课的各级学校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使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县以上各级以汉语播放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均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宣传工作的规范语言。全国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进行公务活动中必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工作语言。不同方言区及国内不同民族的人员交往时要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全国的通用语言。

(2)强化测试。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推广普通话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

(3)规范词语。在继续注意语音规范的基础上,规范词汇、语法。因为词汇、语法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普通话水平的高低,影响到实际交际。

三、“现代汉语”课的性质、任务和内容

现代汉语课是高校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现代汉语课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全面、系统地讲授有关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质,提高他们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能力。

通过学习现代汉语课,学生们可以进一步了解祖国的语言,正确地使用汉字;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分析普通话的语音系统;提高辨音、记音以及朗读能力、辨析、解释词义的能力、用词能力;也可以提高分析语法结构、纠正语法错误的能力以及鉴赏与表达能力。


获取方式:扫码关注下面公众号,关注后

搜一搜

回复关键词【北京大学语言学基础】或【北京大学语言学基础】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