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题
1. 北京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
2. 应用心理硕士《347心理学专业综合》名校考研真题(2017年前)详解
考研指导书
1.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2.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5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3.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5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4.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5.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4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6. 钱铭怡《变态心理学》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7. 朱滢《实验心理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8. 朱滢《实验心理学》(第4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9. 戴海崎《心理与教育测量》(第4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10. 2026年管理心理学考研题库

戴海崎《心理与教育测量》(第4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
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

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心理测量里,常用的等距量表的测量方法有( )。[统考2022年研]
A.比率量表法
B.对偶比较法
C.差别阈限法
D.分段法
【答案】C
【解析】等距量表是心理量表的一种,是指具有相等单位但没有绝对零点的量表。差别阈限法是制作等距量表的间接方法。差别阈限法,即在某种强度上测量其差别阈限,然后以原来的刺激强度加上一个差别阈限的值作为标准刺激再求差别阈限;依此类推,就可以制订一个等距量表,在这个等距量表上,刺激增加一个差别阈限,感觉量就增加一个可觉差。费希纳就是采用差别阈限方法来研究刺激量与心理量的函数关系的,并借此得到了有名的对数定律。
2“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数量”,“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两个假设的提出者分别是( )。[统考2022年研]
A.桑代克和麦克考
B.桑代克和瑟斯顿
C.麦克考和高尔顿
D.瑟斯顿和高尔顿
【答案】A
【解析】1918年,桑代克提出:“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数量。”1939年,麦克考进一步指出:“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
3某智力测验平均分75分,标准差10分,某考生原始成绩为85分,如果转换成平均分为100分,标准差为15的标准分数,则该生的导出分数是( )。[统考2022年研]
A.85分
B.100分
C.110分
D.115分
【答案】D
【解析】转换前原始分85、平均分75、标准差10可知Z=1,带入100+15Z,得导出分数为115分。
4相比于临床诊断测验,人事选拔测验更重视( )。[统考2022年研]
A.预测效度
B.内容效度
C.表面效度
D.结构效度
【答案】A
【解析】A项,预测效度,是效标效度的一种,指一个测验对受测者的心理特质或未来绩效所作预测的准确程度,其效标资料需过一段时间才能取得。选拔测验以及一些诊断性测验都要求具有较高的预测效度。B项,内容效度,又称逻辑效度,是指项目对欲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程度,即测量内容的适当性和相符性。C项,表面效度,是指外行人从表面上看测验是否有效,测验题目与测验目的是否一致。表面效度不是真正的效度指标,但它容易和内容效度搞混。D项,结构效度,又称构想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所要测量的理论结构和特质的程度,或是指测验分数能够说明心理学理论的某种结构或特质的程度;或是指实验与理论之间的一致性,即实验是否真正测量到假设(构造)的理论。
5通常用来测量立体知觉的仪器是( )。[统考2021年研]
A.九洞仪
B.动景盘
C.混色轮
D.立体镜
【答案】D
【解析】由立体的不同部分投射到双眼视网膜的视像差形成的深度知觉称为视觉深度知觉。最初的立体观察器叫作立体视镜,是1838年由英国物理学家Charles Whetone设计的。他认为如果给两只眼睛分别呈现具有微小差异的两幅相似图片,即立体图时,就能产生人为的深度知觉。
6下列有关量表转化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统考2021年研]
A.比率量表可以转化为等距量表
B.称名量表可以转化为等距量表
C.称名量表可以转化为顺序量表
D.顺序量表可以转化为等距量表
【答案】D
【解析】在心理测量中,多数测验均为顺序量表,但可以通过统计方法将其转化为等距量表。
7如果将心理测验划分为纸笔测验、操作测验、口头测验、电脑测验几种类型,其划分的标准是按照( )。[统考2021年研]
A.测验的内容
B.测验的方式
C.测验的功能
D.测验的计分
【答案】B
【解析】心理测验的分类方法一般有:①按测验的功能分类,如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等;②按测验的方式分类,如纸笔测验、操作测验、口头测验、电脑测验等;③按测验的组织方式分类,如个别测验、团体测验等;④按测验的过程分类,如标准化测验、非标准化测验。
8计算机自适应测验设计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统考2021年研]
A.概化理论
B.经典测量理论
C.项目反应理论
D.层面理论
【答案】C
【解析】计算机自适应测验设计是项目反应理论最具特色的应用。实现计算机自适应测验有三个条件:①在测验过程中能快速估计被试能力参数和能力参数估计精确。②能针对精确目标,选出与被试水平相匹配的试题进行测试。③对于使用不同试题施测的被试能估计出定义在同一参照系上的能力水平值。
9某测验有10道题目,信度是0.75,若要使其信度提高到0.85以上,至少需要增加相同质量的题目数量为( )。[统考2021年研]
A.6
B.7
C.8
D.9
【答案】D
【解析】根据公式
,r11=0.75,rnn=0.85,代入公式可得n≈1.89,n为倍数,即需要增加到约18.9道题,增加了约8.9道题,与D相近。
10下列关于信度和效度之间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统考2021年研]
A.信度是效度高的充分条件
B.有的测验信度低,但效度高
C.效度是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综合反映
D.信度是测验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
【答案】C
【解析】信度是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是测量过程中随机误差大小的反映;效度是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是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综合反映。信效度的关系是: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效度高,信度一定高,信度高,效度不一定高,信度不高,效度肯定不高。信度系数的平方根是效度系数的最高上限。因此答案选C。
11两点阈规主要用来测量( )。[统考2020年研]
A.感觉能力
B.注意能力
C.记忆
D.思维
【答案】A
【解析】两点阈规是用来测量人体各部位两点阈值的仪器,两点阈值反映的是个体的感觉能力。
12在态度测量中,提出五点计分方式的心理学家是( )。[统考2020年研]
A.斯皮尔曼
B.李克特
C.斯特朗
D.瑟斯顿
【答案】B
【解析】在态度测量中,李克特最先提出五点记分方式。如今在心理学研究领域中,李克特量表是属评分加总式量表最常用的一种,该量表由一组陈述组成,每一陈述都有“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五种回答,分别记5、4、3、2、1分。
13某一测试项目,高分组被试通过率为0.70,低分组被试通过率为0.20。该项目的难度是( )。[统考2020年研]
A.0.25
B.0.45
C.0.50
D.0.90
【答案】B
【解析】难度是指一个项目的难易程度,由公式得难度
。难度值的变化范围为0~1,P越大表示题目越简单,P越小表示题目越难。P为0意味着这道题没有人能答对,P为1意味着这道题所有人都能答对。
14下列测验中,可用来测试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的测验是( )。[统考2020年研]
A.镶嵌图形测验
B.情境压力测验
C.逆境对话测验
D.句子完成测验
【答案】A
【解析】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是两种不同的认知加工风格。其中,场依存性个体易受到他人影响,需要根据他人的提示和帮助做出决定;场独立性个体喜欢自己做决定,主要依靠内部参照。可采用由威特金等人编制的镶嵌图形测验来测量个体的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
15心理测验实质上测量的是( )。[统考2019年研]
A.人的行为指数
B.人的行为整体
C.人的行为标准
D.人的行为样本
【答案】D
【解析】心理测验实质上是对行为样本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
16在心理学实验准备阶段,使用心理测验对被试进行测试的主要目的是( )。[统考2019年研]
A.心理诊断
B.描述评价
C.控制观察
D.取样分组
【答案】D
【解析】心理测量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用测验结果对被试进行实验分组,以达到实验设计的要求。
17在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中,不属于四种合成分数指数的是( )。[统考2019年研]
A.言语理解指数
B.知觉推理指数
C.数量关系指数
D.加工速度指数
【答案】C
【解析】WISC-Ⅳ共有15个分测验,量表结构为“四指数”结构,分别是言语理解指数、知觉推理指数、工作记忆指数、加工速度指数。
18下面具有绝对零点的测量工具是( )。[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研]
A.温度计
B.体重仪
C.智力测量
D.SCL-90
【答案】B
【解析】AC两项,温度和测验成绩只有相对零点。B项,体重有绝对零点,体重仪可以测量绝对零点。D项,SCL-90是症状自评量表,没有绝对零点。
19根据荣格的人格类型量表编制的测验是( )。[统考2018年研]
A.CPI
B.NEO
C.MBTI
D.MMPI
【答案】C
【解析】荣格将性格分为内外倾,一对母女M、B在其理论的基础上编制了MBTI(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这是一个职业性格测验。
20在某项测验中,总分高分组被试在某题的通过率为0.70,低分组被试在该题的通过率为0.20,那么该题的区分度为( )。[统考2018年研]
A.0.25
B.0.45
C.0.50
D.0.90
【答案】C
【解析】当题目较多时可以将被试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将高分组的通过率减去低分组的通过率即可得到区分度。
21能够用来考察测量各个侧面变异性的测验理论是( )。[统考2018年研]
A.概化理论
B.经典测验理论
C.真分数理论
D.项目反应理论
【答案】A
【解析】概化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是当代测量理论,项目反应理论是一套关于被试能力估计的理论。而概化理论则是关于误差分解的理论。
22计算机自适应测验设计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研]
A.概化理论
B.经典测验理论
C.项目反应理论
D.认知诊断
【答案】C
【解析】项目反应理论是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的理论基础,其基本思路是:被试的某种心理特质和他们对项目的反应(正确作答的概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数学形式表达。项目反映理论通过数学模型建立起项目参数、答对概率、被试能力之间的关系。
23某企业考察不同工龄员工的离职意向,将整个企业3000名员工按工龄分为三组,两年以下有1000人,两年至五年有1500人,五年以上有500人。如果采用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取容量为600的样本,那么,从两年至五年工龄的员工中应抽取的人数为( )。[统考2017年研]
A.100
B.200
C.300
D.400
【答案】C
【解析】整个企业人数为3000,分层取样抽取600人,每一层分配的人数为:ni=n(Ni/N),则两年至五年的需抽取人数:600×(1500/3000)=300。
24某被试作答了由30道题目构成的一个测验,所有题目对被试提供的项目信息量总和为25,那么此测验对被试的测量精度(估计标准差)是( )。[统考2017年研]
A.0.83
B.0.2
C.0.1
D.0.04
【答案】B
【解析】信息函数是项目反应理论中用以刻画一个测试有效性的工具,它是直接反映测验分数对学生能力估计精度的指标。测验信息函数在某一特质水平上的值的平方根的倒数,就是该点特质水平估计值的估计标准误差,即
。
25如果测验的真分数变异增加,误差变异保持不变,那么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统考2017年研]
A.信度提高
B.观察分数变异不变
C.信度降低
D.观察分数变异变小
【答案】A
【解析】信度即可靠性,它指的是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从另一方面来说,信度就是指测量数据的可靠程度。如果假设真分数为T,实际测量分数为X,那么信度系数R就是真分数的方差Var(T)在测量分数的方差Var(x)中所占的比例,即R=Var(T)/Var(X)。就本题而言,真分数变异增加[即Var(T)增大],误差变异保持不变[即Var(X)不变],那么R值将增大。
26高考分数和后来在高校学习成绩的相关是( )。[西南大学2016年研]
A.预测效度
B.同时效度
C.课程效度
D.统计效度
【答案】A
【解析】实证效度根据搜集资料的时间差异分为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同时效度主要用于诊断现状。预测效度主要用于预测某个个体将来的行为,题目中所提到后来在高校学习成绩是高考分数的未来的校标,属于预测效度。
27以下测验中不属于人格测验的是( )。[首都师范大学2016年研]
A.SCL-90
B.MMPI
C.EPQ
D.RIT
【答案】A
【解析】A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属于心理健康测验;BC两项,明尼苏达人格调查表(MMPI)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是测量人格的自陈式测验;D项,罗夏墨迹测验(RIT)是测量人格的投射测验。
28某个测验由于条件限制,只得到了一次施测数据。此时计算该测验的信度应该使用( )。[统考2016年研]
A.多质多法
B.复本法
C.分半法
D.重测法
【答案】C
【解析】分半信度通常是在只能施测一次或没有复本的情况下使用,该题中只得到了一次施测数据可以用此法。ABD三项均需要多次数据。
29下列关于概化理论的表述,错误的是( )。[统考2016年研]
A.属于随机抽样理论
B.关于行为测量可靠性的理论
C.关于被试能力估计的理论
D.全域分数类似经典测量理论的真分数
【答案】C
【解析】概化理论将把观察分数方差,分解成由测量目的引起的全域分数方差和多个来自测验施测情景的误差方差,其中的全域分数相当于经典测量理论的真分数。可观察全域指所有可能的不同的实施测验情景的全体,各种情境的结合称为随机化平行。概化理论作为一种可设计、评估和改善测验过程的、可靠的、综合性的方法正描绘着现代测量理论的新图景。
30有300名考生,期中和期末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62,两次考试成绩平均分数均为80分,如给所有考生的期中成绩各加8分,加分后两次成绩的相关系数是( )。[统考2016年研]
A.0.52
B.0.62
C.0.70
D.0.72
【答案】B
【解析】给所有考生的期中成绩各加8分,则期中成绩的离均差与标准差都不会发生变化,根据公式

式中x=X-X,y=Y-Y,N为成对数据的数目,SX为X变量的标准差,SY为Y变量的标准差,可知r大小不变。
31不属于投射测验的有( )。[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研]
A.罗夏墨迹测验
B.TAT测验
C.16PF测验
D.句子完成测验
【答案】C
【解析】投射技术的基本方式是向受测者提供预先编制的一些未经组织的、意义模糊的标准化刺激情境,让受测者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自由地对刺激情境做出反应,然后通过分析受测者的反应,推断受测者的人格特征。按照这种技术编制的最为著名的人格测验是罗夏墨迹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ABD三项,都是投射测验;C项,16PF是自陈测验,是受测者个人提供关于自己人格特征的报告。
32当总体中的个体分布具有周期性规律时,不适用的抽样方法是( )。[统考2015年研]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等距抽样
D.方便抽样
【答案】C
【解析】等距抽样也被称为系统抽样、机械抽样,它首先将总体中各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根据样本容量要求确定抽选间隔,然后随机确定起点,每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单位的一种抽样方式。当总体中的个体分布的周期与等距抽样间隔相同时,所抽取的样本不具有代表性。
33测验编制的原则之一是要求所有的测验项目作答彼此独立。该原则的意图是( )。[统考2015年研]
A.确保测验项目的同质性
B.确保项目的可靠及有效性
C.确保所有的项目独立于测验全域
D.确保任一项目不为其他项目提供答题线索
【答案】D
【解析】测验项目之间应该彼此独立,不互相牵连,以免相互暗示,影响其他项目的作答。
34当测验信度增大(趋向于1)时,测量标准误的变化趋势是( )。[统考2015年研]
A.减小,趋向于0
B.增大,趋向于无穷大
C.减小,趋向于测验分数标准差
D.增大,趋向于测验分数标准差
【答案】A
【解析】每个人两次测量的分数之差可以构成一个新的分布,这个分布的标准差就是测量的标准误,是测量中误差大小的客观指标,其公式为

式中,SE为测量的标准误,Sx为实得分标准差,rxx′是测量的信度。因此,当测验信度趋向于1时,测量标准误减小并逐渐趋向于0。
35每个考生都有一个准考证号,请问这属于( )。[华南师范大学2012年研]
A.顺序量表
B.称名量表
C.比率量表
D.等距量表
【答案】B
【解析】史蒂文斯将量表从低级到高级分为4种水平: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比率量表。称名量表既没有绝对零点也没有相等单位,只能进行分类。准考证号只是用一个数字来代表学生,没有其他意义,不能计算,所以属于称名量表。
36下列选项属于测验稳定性或多次测量结果一致性程度的是( )。[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研]
A.信度
B.标准化
C.效度
D.常模
【答案】A
【解析】A项,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也称测量的可靠性、一致性。B项,标准化是指测验的编制、施测、评分及解释测验分数的程序的一致性。C项,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D项,用来做比较的参考团体叫作常模团体,常模团体的分数分布叫作常模。
37关于各类信度系数及其主要的误差方差来源,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北京大学2011年研]
A.重测信度的主要误差方差来源是时间取样
B.分半信度的主要误差方差来源是内容取样
C.同质性信度的主要误差方差来源是内容的异质性
D.重测复本信度的主要误差方差来源是评定者之间差异
【答案】D
【解析】复本信度是指两个平行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批被试在两个复本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复本信度的误差来源:①测验的两种形式是否等值;②被试方面情绪波动、动机变化;③测验情境的变化;④偶发因素的干扰。
获取方式:扫码关注下面公众号,关注后
回复关键词【北京大学347】或【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