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题
1. [电子书]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历年考研真题汇总
2. [电子书]全国名校管理学考研真题汇总
考研指导书
1. [电子书]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
2. [题库]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7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历年考研真题汇总
书籍目录
2010年重庆理工大学《808管理学》考研真题
2011年重庆理工大学《814管理学》考研真题
2012年重庆理工大学《814管理学》考研真题
2013年重庆理工大学《816管理学》考研真题
2014年重庆理工大学《816管理学》考研真题
2015年重庆理工大学《807管理学》考研真题
2016年重庆理工大学《821管理学》考研真题
2017年重庆理工大学《822管理学》考研真题
2018年重庆理工大学《825管理学》考研真题
2019年重庆理工大学《825管理学》考研真题

部分内容
2010年重庆理工大学《808管理学》考研真题
科目代码:808
科目名称:管理学
一、问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对管理的定义可作进一步解释的内容是什么?
2行为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适度控制需要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4为什么企业要进行战略环境分析?战略环境主要分析哪些内容?
5为什么组织的目标应具有层次性、可考核性?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结合实例论述计划工作的性质。
2结合实例论述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指导企业发展的本质原则。
3论述在管理实践中激励的一般形式和实务。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案例一
本田公司与雅马哈公司的战略性决策
20世纪70年代,趁日本摩托车霸主本田公司分心于汽车事业之际,新的摩托车生产商雅马哈开始扩大生产份额。本田的国内市场份额在创65%的最高纪录之后,开始走下坡路,1981年降到了40%。与此相反,雅马哈的比重60年代中期尚不足10%,可是到了1981年,却增加到了35%,即把本田失去的份额全部占为己有。后来,本田的国内市场又降到38%,而雅马哈则达到37%,即将超过本田,夺取市场的霸主地位,进而成为世界最大的摩托车企业。这时,本田为了在汽车部门打下基础,在摩托车生产部门抽出了相当一部分经营资源,这给了雅马哈以可趁之机,这个时期雅马哈的经济效益超过了本田。本田在汽车的研发上进行了大量的投资,1983年,其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5%,因而降低了利润率,而同期雅马哈的研发费用占1%。
雅马哈志在必得,把拥有的一切资源都投入到摩托车及相关产品上,品种日趋齐全,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进一步缩小了和本田的差距,1981年,雅马哈的品种为60种,本田为63种。1981年,本田宣布开始建设生产能力为100万辆的新摩托车工厂。这个新厂一旦建成,雅马哈的总生产能力将达到400万辆,超过本田20万辆。雅马哈在建设过程中欠下银行大量贷款,从负债权益比来看,雅马哈是3:1,而本田要好得多,是1:1。
面对雅马哈的挑战,本田当然不会沉默。本田开始反击了,担任本田公司的河岛经理宣布:“我当经理期间,决不容许首席宝座拱手让人”。河岛公开承认过去忽略了摩托车,“从60年代末到现在,我们热衷于四轮车的开发,在摩托车部门被竞争对手逼近是不得已的。”本田从1982年初开始的一年半的时间里,本田的国内市场份额,从38%上升到43%,而雅马哈却从37%下降到23%。本田的主要措施是大幅度降价,加强广告宣传和增加委托销售,并在此基础上,扩充产品品种,在竞争最激烈的时候,连最畅销的产品也降价3成。1982年夏天,50CC的微型摩托车甚至比10挡变速自行车还便宜。在激烈的价格竞争的最高潮时期,本田仍能以低于雅马哈一成的价格批发给零售商。在这期间,本田推出的新产品达81种,雅马哈是34种。本田在开发新产品的同时,停止了34种旧型产品的生产,而雅马哈只淘汰了8个品种。本田给人以焕然一新的印象,而雅马哈却失去了新鲜感。本田更新产品和降价攻势,给雅马哈以沉重打击。
本田的反击,使雅马哈的销售额下降了50%以上,蒙受了巨大的损失。1983年初,雅马哈的库存量达到了摩托车行业总库存的一半左右,相当于雅马哈一年的销售量。1983年4月,雅马哈宣布下半年的财政年度损失累计为40亿日元。然而,本田丝毫也不放松追击,进一步增加品种,对雅马哈施压。从1983年12月到第二年9月,又推出了39个新品种。而雅马哈的106个产品中,只有23个新品种,雅马哈陷入全面衰退的阶段。
问题:
(1)分析本田公司与雅马哈公司的战略性决策,并总结公司的决策过程是什么?(10分)
(2)通过本案例,总结公司竞争性决策的方法是什么?(10分)
案例二
完达山药业严重不良事件的报道
中新网2008年11月6日电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刺五加注射液严重不良事件的阶段性结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在发布会上通报,完达山药业公司严重违反《药品管理法》的规定,依法按假药论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由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责令完达山药业公司全面停产,依法处理企业直接责任人,在十年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
颜江瑛介绍,2008年10月5日,云南省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使用黑龙江省完达山制药厂(2008年1月更名为黑龙江完达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完达山药业公司)的刺五加注射液后,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经查,这是一起由药品污染引起的严重不良事件。
2008年10月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到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云南省红河州6名患者,使用了黑龙江省完达山制药厂生产的两批刺五加注射液(批号:2007122721、2007121511,规格:100ml/瓶)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中有3例死亡。10月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同卫生部组成联合调查组,在云南、黑龙江两省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对事件原因展开调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和云南、黑龙江省药品检验所同时开展药品检验和动物实验,还组织广东、江苏、河北、山东、江西、陕西等省的药品检验所,对市场上该企业的刺五加注射液进行了检验。
颜江瑛称,完达山药业公司生产的刺五加注射液部分药品在流通环节被雨水浸泡,使药品受到细菌污染,后被更换包装标签并销售。2008年7月1日,昆明特大暴雨造成库存的刺五加注射液被雨水浸泡。完达山药业公司云南销售人员张某从完达山药业公司调来包装标签,更换后销售;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云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在被雨水浸泡药品的部分样品中检出多种细菌。此外,完达山药业公司包装标签管理存在严重缺陷。完达山药业公司管理人员质量意识淡薄,包装标签管理不严,提供包装标签说明书给销售人员在厂外重新贴签包装。
颜江瑛指出,完达山药业公司的上述行为严重违反《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
一、由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责令完达山药业公司全面停产,收回药品GMP证书,对该企业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处罚,直至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
二、由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依法处理企业直接责任人,在十年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建议该企业主管部门追究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责任。
颜江瑛透露,目前,云南省公安部门已全面介入调查,已对涉嫌的完达山药业公司销售人员张某等多人刑拘。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密切配合公安部门在全面调查张某等人的涉嫌违法犯罪行为,直至追究其刑事责任。
据新闻晨报2008年10月10日报道,在完达山刺五加注射液致死三人的事件中,首例死亡者李壮(化名)的女儿李林(化名)昨天站出来,向记者透露了父亲的死亡过程。李林同时表示,几名死者的家属调查发现,三年前在权威的医学杂志上已有专家指出,完达山刺五加注射液有致死的病例,但并未引起关注。
据李林称,2008年10月4日父亲感到头晕,去云南红河州第四医院看病,第一天输液感觉还好,10月5日再次去医院输液。没过多久,医院的病友发现李壮神情痛苦地蹲在地上,说感到胸口闷。10月6日,李壮抢救无效死亡。李林说:“和我爸爸一起输液的几个人都是小毛病去看病,一共有6个人出了问题,当场有三个人死亡。”
李壮是这次完达山刺五加事件中首个死亡的病例,李林告诉记者,9月23日医院有个病人也因为注射了同样的药液出现了问题,但没有死亡。
李林等人开始收集关于完达山刺五加的资料,在收集过程中他们发现,早在2005年就有专家在核心期刊《中国药事》2005年第19卷第2期,发表了关于完达山刺五加有不良反应的论文,其中提到有96例不良反应的例子。论文指出“刺五加注射液广泛用于各种循环障碍性疾病。但随其应用的不断推广,有关不良反应的报道时有所见,应引起重视。”文中提到,“因过敏性休克抢救无效而死亡者有2例”。
记者随后联系到该期刊,工作人员证实此论文是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医生、专家撰写的,论文已发表了三年。
问题:
(1)本案例中说明了哪些问题?(10分)
(2)你对相关问题的见解和感悟是什么?(10分)
更多内容,请点击获取:
http://shuyue.100xuexi.com/Ebook/98117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