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题


1.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810文学理论与阅读理论》[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总

2. 全国名校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含北大、北师等)

考研指导书


1.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

2.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文章封面图片的替代文本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810文学理论与阅读理论》[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总

书籍目录


2004年福建师范大学《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2023年福建师范大学《810文学理论与阅读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部分内容


2004年福建师范大学《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简答题

1为什么说文学创作是特殊的话语生产?

2怎样理解文学创造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情感把握?

3马克思在论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时指出:“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他的对方。可是同时在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媒介运动。生产媒介着消费,它创造出消费的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物件。但是消费也媒介着生产,因为正是消费替产品创造了主体,产品对这个主体才是产品,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这样,生产就没有目的。”请用马克思的这个观点阐述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互动关系。

4清代批评家王夫之说:“夫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初不相离,唯意所适。截分两橛,则情不足兴,而景非其景。”“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耶?……以写景之心理言情,则身心中独喻之微,轻安拈出。”“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简述你对这几段话的理解和评价。

5传说有一个画家画花,画得栩栩如生,不仅人,甚至连蜜蜂都把它当真花去采。你认为这幅画是否画得很出色?为什么?

二、论述题

1举例论述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

2在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正处于大规模的交汇、碰撞与整合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文学如何应对这一潮流,请谈谈你的看法。

3举例说明文学抒情与叙事的区别。

更多内容,请点击获取:
http://shuyue.100xuexi.com/Ebook/1006621.html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