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题
1. 清华大学《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
2. 全国名校金融硕士《431金融学综合》考研真题精选及详解(部分视频讲解)
3. 金融硕士《431金融学综合》名校考研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2017年前)
考研指导书
1. 罗斯《公司理财》(第11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2. 罗斯《公司理财》(第11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3. 博迪《投资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4. 博迪《投资学》(第10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5. 易纲《货币银行学》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6. 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7. 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6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8. 2026年货币银行学考研真题(含复试)与典型题详解[附赠两套模拟试题]
9. 2026年金融学考研真题(含复试)与典型题详解[附赠两套模拟试题]
10. 2026年投资学考研真题(含复试)与典型题详解
2026年货币银行学考研真题(含复试)与典型题详解[附赠两套模拟试题]
书籍目录
第1章 货 币
第2章 信 用
第3章 利息与利率
第4章 金融市场
第5章 商业银行
第6章 其他金融机构
第7章 中央银行
第8章 货币需求
第9章 货币供给
第10章 货币政策
第11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12章 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与金融创新
附录 模拟试题及详解
部分内容
第1章 货 币
1.1 考点难点归纳
1货币的起源
(1)中国历史上的不同观点:“先王制币说”认为是先王为进行统治而选定某些难得的贵重物品为货币。司马迁认为:货币产生于自发开始的交换中。
(2)西方的相应观点:“创造发明说”、“共同选择说”、“保存财富说”。
(3)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货币是商品交换过程中的自发产物,是价值形式发展和商品生产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经历了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的演变。
2.货币形式的演化
演化过程为: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
3.货币币材的特点
其特点为:价值高、易分割、易保存、便于携带。
4.货币的职能
(1)凯恩斯:交换媒介和储藏财富。
(2)哈耶克:购买手段,用作储备、延期支付的标准。
(3)米什金:交换媒介、计价单位、价值储藏。
(4)汉森:交换媒介、记账单位、价值储藏、延期支付的标准。
(5)马克思: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
5.货币的作用
(1)在初始阶段,便利商品劳务交换。
(2)后来,用作储备资产,调节货币流通量,节约结算成本;促进国际贸易。
(3)现在,微观上起到核算功能和资产功能;宏观上反映经济运行状态,同时成为政府调控的工具。
6.货币层次划分
依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由高到低,对货币进行了层次的划分。
我国现行的货币层次分为:M0=流通中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其中,M1称为狭义货币量;M2称广义货币量;M2-M1是准货币。
7.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指以法律形式所确定的货币的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主要包括:确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规定货币铸造或发行流通程序、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8.国家货币制度
国家货币制度指一国政府对本国货币的构成要素和货币流通的组织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体系。演进过程表述为: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其中金银复本位制可分为: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和跛行本位制。金本位制分为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信用货币制度特点:现实中都是信用货币;都是通过银行业务发行;国家对信用货币的管理调控成为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
9.国际货币制度演变的基本形式
基本形式为: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区域性货币制度的发展大致经历两个过程:较低阶段和较高阶段。
10.其他主要概念
无限法偿、有限法偿、格雷欣法则、货币化率、铸币税。(详见概念题部分)
获取方式:扫码关注下面公众号,关注后
回复关键词【清华大学431】或【清华大学金融学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