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题
1. 暨南大学《807阅读与写作》历年考研真题汇总
2. 全国名校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含北大、北师等)
3. 全国名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及详解(含北大、中山)
4. 全国名校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
考研指导书
1.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3版)笔记和考研真题(修订版)
2.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3.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笔记和考研真题
4.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5.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6.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
7.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8.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9.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
10.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修订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11.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第4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暨南大学《807阅读与写作》历年考研真题汇总
书籍目录
2010年暨南大学《807阅读与写作》考研真题
2011年暨南大学《807阅读与写作》考研真题
2012年暨南大学《807阅读与写作》考研真题
2013年暨南大学《807阅读与写作》考研真题
2014年暨南大学《807阅读与写作》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5年暨南大学《807阅读与写作》考研真题
2016年暨南大学《807阅读与写作》考研真题
2017年暨南大学《807阅读与写作》考研真题
2018年暨南大学《807阅读与写作》考研真题
2019年暨南大学《807阅读与写作》考研真题
2020年暨南大学《807阅读与写作》考研真题
2021年暨南大学《807阅读与写作》考研真题
2022年暨南大学《807阅读与写作》考研真题
2023年暨南大学《807阅读与写作》考研真题

部分内容
2010年暨南大学《807阅读与写作》考研真题
一、阅读这段话,以你熟知的古代文学的具体史实,试述文学与地域的关系。
魏征《隋书·文学传序》:“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
二、请阅读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然后进行分析(分析角度不限)。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垠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三、阅读莎士比亚剧本《麦克白》的台词,写一段关于《麦克白》“席上已经坐满了”的评论。
(麦克白派刺客杀死大将班柯后,班柯鬼魂上,坐在麦克白座上。)
麦克白:要是班柯在座,那么全国的英俊,真可以说是荟集于一堂了;我宁愿因为他的疏怠而嗔怪他,不愿因为他遭到什么意外而为他惋惜。
洛斯:陛下,他今天失约不来,是他自己的过失。请陛下上坐,让我们叨陪末席。
麦克白:席上已经坐满了。
列诺克斯:陛下,这儿是给您留着的一个位置。
麦克白:什么地方?
列诺克斯:这儿,陛下。什么事情使陛下这样变色?
麦克白:你们哪一个人干了这件事?
群臣:什么事,陛下?
麦克白:你不能说这是我干的事;别这样对我摇着你的染着血的头发。
洛斯:各位大人,起来;陛下病了。
麦克白夫人:坐下,尊贵的朋友们,王上常常这样,他从小就有这种毛病。
请各位安坐吧;他的癫狂不过是暂时的,一会儿就会好起来。要是你们太注意了他,他也许会动怒,发起狂来更加厉害;尽管自己吃喝,不要理他吧。
你是一个男子吗?你为什么扮这样的怪脸?说到底,你瞧着的不过是一张凳子罢了。
麦克白:你瞧那边!瞧!瞧!瞧!你怎么说?哼,我什么都不在乎。要是你会点头,你也应该会说话。要是殡舍和坟墓必须把我们埋葬了的人送回世上,那么鸢鸟的胃囊将要变成我们的坟墓了。(鬼魂隐去。)
四、阅读下列文字,写一段不少于500字的短文,谈谈方言与民俗的关系。
俗语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地广人多,方言迥异,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往往同当地的语言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五彩缤纷之状。趋吉避凶、求吉避险是一种普遍的文化心理。死亡、灾难、疾病、贫穷都是人们所忌讳的,并对此怀有恐惧心理,表现在语言上,就是尽可能地使用一些委婉用语。在汉语中,各方言使用的禁忌语有所不同,反映次文化和地域心理状态的差异。
例如,北京口语中忌讳说“蛋”和“球”,所以像这几个词都是北京话的特有说法:“鸡子儿(鸡蛋)”“摊黄菜(炒鸡蛋)”“木樨汤(蛋汤)”;“球”则经常用作骂人的话,因此北京一带的人名和招牌都很少用“球”字。但上海话却不避“蛋”字,而忌用“卵”字(指男性的私处),粤语地区不避讳“球”字,故人名经常可见“球”(40年代香港出版过著名的小说《虾球传》,“虾球”即书中的主人公),商业上像“球记饼家”之类的招牌随处可见。
语词避讳有两类,一类是意义(形象)不好,需要回避,如许多地方忌“虎”,温州话遇“虎”字改称“大猫”,长沙除叫“大猫”又叫“大虫”,韶山又叫“山猫”。一类是语音造成与某个音节同音,引起不好的联想,也要回避,如长沙话将“腐乳”称为“猫乳”,将府正街叫作“猫正街”,管老虎钳叫“猫头钳子”或“剪丝钳”。因为“腐”“府”与“虎”同音,当然还是基于方言心理要避“虎”。为避“穷”字,湖南东安话管鳙鱼叫“富鱼”(在东安话中“鳙”“穷”音近)。湘中一带,人们则把芹菜称为“富菜”(因“芹”“穷”音同)。浏阳话管舌头叫“赚头”,长沙话叫“赚子”,娄底话叫“赚口”,常德话叫“口条”。
更多内容,请点击获取:
http://shuyue.100xuexi.com/Ebook/97336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