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题
1. 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68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年考研真题汇总
2. 全国名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
考研指导书
1. 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合订本)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
2. 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合订本)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68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年考研真题汇总
书籍目录
2007年昆明理工大学《801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真题
2008年昆明理工大学《846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真题
2009年昆明理工大学《846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真题
2010年昆明理工大学《846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真题
2011年昆明理工大学《848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真题
2012年昆明理工大学《858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真题
2013年昆明理工大学《864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真题
2014年昆明理工大学《868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真题
2015年昆明理工大学《868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真题
2016年昆明理工大学《868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真题
2018年昆明理工大学《868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真题
2019年昆明理工大学《868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真题
2020年昆明理工大学《868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真题

部分内容
2007年昆明理工大学《801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真题
考试科目代码:801
考试科目名称 :马克思主义哲学(满分150分)
试题适用招生专业 : 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马克思主义原理,思想政治教育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严整的科学的哲学体系,是因为它是:
A.以实践为核心的辩证法和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本体论和认识论相统一完整严密的哲学体系
B.自然知识的理论体系
C.社会知识的理论体系
D.科学之科学的理论体系
E.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统一的理论体系。
2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一切经验科学的概念和命题的真假在于能否由经验来证实
B.数学和逻辑学的概念和命题来源于人的理性的自由创造
C.认识是以抽象的概念、符号、公式等形式反映自然与社会
D.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E.物是观念的集合
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
A.前者坚持用运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后者则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B.前者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后者则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C.前者认为事物内在矛盾性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后者否认事物的内在矛盾性
D.前者主张规律是客观的,后者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E.前者是唯物主义的,后者是唯心主义的
4下列做法符合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有:
A.“解剖麻雀”、抓好典型
B.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C.“集中优势兵力”、反对“两个拳头打人”
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E.社会是个人的集合
5辩证的否定观认为:
A.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
B.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C.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
D.否定就是扬弃即克服和保留的统一
E.否定就是全部抛弃
6牛顿说:“假若我能比别人瞭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这表明:
A.认识来源于巨人
B.认识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实践不是认识的惟一来源
D.间接经验是认识的惟一来源
E.间接经验是认识发展的必要条件
7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包括以下内容:
A.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C.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D.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E.为人民群众做主的观点
8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属于非理性因素的是:
A.信念和信仰
B.情感和意志
C.直觉与灵感
D.概念和判断
E.科学与逻辑
9真理和价值的对立统一的关系表现为:
A.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的认识、实践活动的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基本内容
B.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化原则
C.真理与价值相互贯通,既互为前提又互相使用
D.真理与价值在发展中相互引导,从价值走向真理,从真理走向价值
E.真理与价值的矛盾运动推动着认识和实践的发展,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10科学发展的社会条件主要包括:
A.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决定作用
B.社会制度和阶级关系的制约作用
C.非智力因素的制约作用
D.政治、哲学、教育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作用
E.智力因素的制约作用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30分)
1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所指的就是自然事物。
12关于世界运动变化发展的思想也就是“过程论”的思想。
13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相互联结表现为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14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唯一重要任务。
15真、善、美统一的最高形态就是自由。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6如何从实践的观点把握人的本质和特性?
17简述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18如何理解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四、材料分析题(30分)
材料1
江泽民同志指出:“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对于我们党的成长和壮大,对于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对于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具有重要作用。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第563页)
材料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根据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19.上述材料中蕴含了唯物史观的哪些原理?(不少于3个。15分)
20.请简要叙述其中一个原理的基本内容。(15分)
五、小论文(40分)
根据所给材料,写一篇600字左右的小论文。
题目:先进文化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更多内容,请点击获取:
http://shuyue.100xuexi.com/Ebook/98539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