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题


1. [电子书]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名校考研真题(2018年前)及模拟试题详解

考研指导书


1. [电子书]2026年教育硕士(Ed.M)《333教育综合》复习指南

2. [电子书]2026年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考研题库

文章封面图片的替代文本

2026年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考研题库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教育学原理

第二部分 中国教育史

第三部分 外国教育史

第四部分 教育心理学

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 教育学原理

第1章 教育学概述

一、名词解释

1《普通教育学》[华东师大2003研;首都师大2006研]

答:《普通教育学》是“现代教育之父”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的一本教育专著。这本书是现代第一部系统的教育学专著,它的发表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赫尔巴特在书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教育理论:由儿童的管理、教学和道德教育所构成的教育过程,兴趣的多方面性,教学形式阶段,教育性教学原则,由单纯提示的教学、分析教学和综合教学所构成的教学进程等。值得注意的是,《普通教育学》主要侧重在伦理方面的探讨,而在心理方面相对薄弱,这与赫尔巴特早期以伦理学为中心的学术活动是密切相关的。

2调查研究法

答:调查研究法是一种描述研究,是通过对原始材料的观察,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材料,从而形成科学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通过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科学方法,搜集研究资料,从而对研究对象的现状做出科学的分析和认识,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调查研究属于经验性方法,在搜集科学事实,获取经验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它具有如下特点:①着重研究的是现实情况,因而区别于以过去发生的历史事实为研究的历史研究法。②搜集的是自然状态下反映实际情况的材料,对研究对象不加任何干涉,从而区别于实验研究法。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学的发展历程。[西南师大2003研、2004研]

相关试题:①简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几个阶段。[北航2007研]

②简述教育学发展的历史。[北邮2008研]

答: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教育学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一时期以教育经验和不系统的教育思想为表征,教育学还与哲学、伦理学等结合在一起,尚未分化。古代的一些思想家、政治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都混杂在他们的哲学著作或政治著作、语言记录中。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资产阶级为了培养他们所需要的人才,在教育上提出了他们的主张,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资产阶级教育家为了阐明他们的教育主张,总结教育方面的经验,写出了一些教育著作,出现了理论系统比较完整的教育家,教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一时期,教育学以哲学、心理学、伦理学为基础,形成自己的初步理论,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于大学讲台。康德、赫尔巴特等人在对教育的一些基本原理进行阐述的同时,对教育学的核心内容——教学法理论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一时期,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科学教育学的诞生。

(3)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阶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经验学科的兴起对教育学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甚至一些自然学科,如数学、生物学等,也成为阐述教育理论的依据与前提。世界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育学理论和思潮,打破了传统教育学一统天下的局面,不同的理论流派在相互对峙中逐渐发展,并形成了众多门类。教育科学如实验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等迅速地发展起来。

(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的教育学在不同的思想体系指导下都有了新的发展,在理论上都进一步深化,出现了众多的教育分支学科。教育学科的分化成为当代教育学发展的主流,与此同时,研究者更多的对教育学本身进行反思。

总之,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源”与“流”的关系问题。教育学发展的“源”在教育实践。教育实践不仅是教育理论的源泉,而且是检验教育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教育学是在实践和理论相互作用、不断反复中螺旋式上升和发展着的。

2简述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的基本观点。[北航2007研]

相关试题:名词解释:①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北师大2001、2004研;武汉理工大学2006研];②形式教育论[北航2008研]

答:从17世纪以后就出现了以传授知识为主还是以发展智力为主的认识分歧,形成所谓的“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之争。“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的基本观点如下所述:

(1)“形式教育论”的基本观点

“形式教育论”起源于古希腊,纵贯整个中世纪,形成于17世纪,盛行于18~19世纪,衰落于20世纪。这一派因重视研究形式的学科而得名,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洛克和裴斯泰洛齐,主要观点是:①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各种官能或能力。②形式学科(如希腊文、拉丁文、数学、逻辑学等)或古典人文课程最有发展价值。③教学原则、方法以学生心理官能的内在发展秩序为依据。

(2)“实质教育论”的基本观点

“实质教育论”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在中世纪受压制,形成于18世纪,兴盛于19世纪,20世纪初衰落。实质教育因重视自然科学和实用知识而得名,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赫胥黎和斯宾塞,主要观点是:①教育的目的是向学生传授与生活相关的广泛知识。②与人类的世俗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质学科(如物理、化学、天文、地理、法律)或实科课程最有价值。③教学原则与方法应适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愉快的和有效的。

(3)对“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的评价

“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各有自己的哲学、心理学及社会基础,因而各有合理与偏颇之处。这两种理论都将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对立起来,都具有各自的片面性。形式教育把思维的内容和形式割裂开来,错误地认为形式可以离开内容而得到发展,片面强调智力训练而轻视掌握学科知识,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和应得到的系统科学知识。实质教育的片面性在于对发展智力的任务认识不足,看不到知识与智力的区别,错误地认为掌握了知识,智力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发展,对智力发展采取自发、放任自流的态度。在教学中,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的争论一直延续了几个世纪,直到现代才开始走上相互融合的道路。

3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教育学至少要回答哪些基本问题?[华东理工2006研]

答: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的学科,是从总结教育实践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理论,经过长期积累而发展起来的。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教育学至少要回答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1)教育的本质问题。所谓教育的本质,是指教育的内在要素之间的根本联系和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教育的本质特点是客观存在的,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由于人的立场观点不同而存在差异。

(2)教育的功能问题。教育的功能是指教育对整个社会系统的维持和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主要涵盖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

(3)教育与社会发展以及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问题。教育作为整个社会的一部分,与社会政治、经济以及其他方面是密切相关的。与此同时,教育作为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与儿童身心的发展也是紧密相连的。

(4)教育的目的问题。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总目标,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样素质的根本性问题,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因此,这也是独立形态的教育学要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

(5)教育制度和管理的问题。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中各种教育机构的体系,包括学校制度(即学制)和管理学校的教育行政机构体系。教育制度是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制约。

(6)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方面的问题。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其关系到底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还是双主体。这个问题也是独立的教育学必须作出回答的问题。

除了以上基本问题以外,作为独立形态的教育学还应该对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模式以及途径等问题进行探讨。

4怎样运用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去研究教育问题?

答: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是常用的教育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它们研究教育问题的具体操作如下:

(1)运用历史法研究教育问题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要了解教育的某一问题,探索教育发展的规律,总结学校和教师的教学经验,都需要运用历史法进行研究。历史法研究教育问题的步骤为:①搜集有关问题的史料,史料包括文字的和非文字的两种。②鉴别史料,在研究问题时,对搜集到的教育史料进行鉴别,去伪存真。③分类史料,按照不同的方式对史料分类,以便于问题的研究。

(2)运用调查法研究教育问题的方法

教育调查是了解教育情况、研究教育问题的基本方法。在运用调查法研究教育问题时,要确定好调查的目的,选择适当的调查对象,拟出调查提纲,计划好调查的步骤和方法。调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经常采用的是观察、谈话、问卷、查阅学生作业和教育文件资料。

(3)运用实验法研究教育问题的方法

实验法是教育科学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对改善教育问题的设想,创设某种环境,控制一定条件,所进行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实验法一般分为三种:单组实验法、等组实验法和循环实验法。教育上的实验,在实验前应进行周密地考虑,精心设计,制定出周详的方案,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假定。

5简述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答:(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教育学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教育学的萌芽期,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已经开始,但研究还不是很完整。所谓研究,实际上只是对教育经验的总结或是对教育事实的记述、描绘,研究成果则常见于哲学、政治著作中。

萌芽期的主要特征:教育学尚未形成独立的形态,还没有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中分化出来。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资产阶级教育家为了阐明他们的教育主张,总结了教育方面的经验,写出了一些教育著作,出现了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家,教育学逐渐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①教育学独立的条件

a.前人教育经验的总结和教育知识的丰富积淀;

b.17~19世纪教育实践,特别是师范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

c.近代以来科学分类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的确立;

d.近代一些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们的不懈努力。

②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a.研究对象方面,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b.使用的概念和范畴方面,形成了专门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范畴以及概念和范畴的体系;

c.研究方法方面,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d.研究结果方面,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e.组织机构方面,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③教育学独立时期的标志性著作

a.英国学者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一文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

b.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近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1632);

c.英国哲学家洛克出版了《教育漫话》(1693),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

d.法国思想家卢梭出版了《爱弥儿》(1762),表达了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e.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康德论教育》(1803)一书中明确提出,“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和“教育实验”的主张;

f.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写作《林哈德和葛笃德》(1781~1787),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g.德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1806)被公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3)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社会学、法律学等经验学科逐渐兴起。教育学不仅从这些学科吸取有关的研究成果,还利用这些学科的研究方法取向研究教育问题,使教育学向实证的社会科学转化。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条件不同,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不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育学,并形成了许多门类。下面是这个时期最著名和影响较大的几本教育著作:

①1861年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社会学家斯宾塞出版的《教学论》。

②1903年德国教育家拉伊出版的《实验教育学》。

③1916年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说的创始人杜威出版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④1939年苏联的凯洛夫出版的由他主编的《教育学》。

⑤1930年我国的杨贤江出版的《新教育大纲》。

(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的教育学在不同的思想体系指导下,都有新的发展,在理论上都深化一步,出现了几本有代表性的教育著作:

①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出的《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

②1963年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发表的《教育过程》。

③1975年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家赞科夫出版的《教学与发展》。

④1972年以来,苏联连续出版的巴班斯基的几本系列著作《教学过程最优化》。

三、论述题

请谈谈你对学习教育学的认识。

答:我认为学习教育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学习教育学也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具体分析如下:

(1)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①学习教育学是为了指导教育的实践。教育学是教育实践的高度概括和科学的抽象,它是教育实践深刻的、正确的、完整的反映。因而,它对于教育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②学习教育学又为学习其他的教育学科课程打下基础。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科中的基础课,它反映了教育现象中最基本最本质的东西,并对教育这种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作出了概括和总结。只有以这种基本规律作为指导,才能更好地深入研究和理解其他教育学科的课程。并且使人们在教育学科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因为有了基础理论的武装,而更善于解决新问题,吸取新知识,掌握新方法,在从事实际工作和学习新的学科方面,有着更大的发展潜力。

③学习教育学还将使人们逐步学会对教育的现象和实践作出科学的分析,逐步学会把教育的实际经验提到应有的理论高度,为发展适合于我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从事创造性劳动,作好必要的准备。

(2)学习教育学的方法

①学习教育学首先要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的关系

学习教育学,就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认真钻研教育理论上,特别是要深入领会本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去努力掌握教育学科发展中所已取得的全部知识财富,以期能为本门学科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并具有丰富的知识。在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当根据学习的需要,适当地参加一定的教育实践活动,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领会,并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培养相应的技能,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能够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

②学习教育学还要处理好学习本门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教育这种现象并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各种社会的、自然的现象发生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反映教育这种现象的教育学也必然要与其他各门学科知识发生密切的联系。同时,教育学又是在不断综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中发展起来的。要深入领会和掌握教育学的理论,就必须同时具备其他有关学科的知识,如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史、各科教学法等。

③学习教育学还要处理好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

在学习中,一方面要认真读书,努力汲取前人所已取得的教育科学方面的成就;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发挥学习者本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独立思考,把培养创造性的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正处于初创阶段,许多教育理论上的重要问题,还正通过各种试验、总结和学术讨论,逐步取得统一的认识。因此,学习教育学就更应当将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不为传统观念和现成结论所困,勇于探索本门学科中的各种新问题。


获取方式:扫码关注下面公众号,关注后

搜一搜

回复关键词【教育硕士333】或【教育硕士教育综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