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题
1.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历年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
2. 全国名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精选
3.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名校考研真题
考研指导书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2.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
3.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4.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第4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
5.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第4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历年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
书籍目录
2010年南开大学《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
2010年南开大学《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1年南开大学《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
2011年南开大学《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南开大学《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
2012年南开大学《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7年南开大学《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22年南开大学《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
部分内容
2010年南开大学《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
考试科目:443_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专业: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壹 中外文化及跨专业交际基础知识(共80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时期位于黄河流域的________代表器物。
2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能够完整地记录汉语且比较成熟的文字体系。
3中国戏曲的三个显著特征空间虚拟、形象夸张和________。
4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________是以“摩顶放踵以利天下”为宗旨的思想流派。
5________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史诗巨著《伊利亚特》的作者。
6________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人,他写出了不朽的诗作《神曲》。
7日语的表音符号平假名是根据中国汉字的________演化而来的。
8阿拉伯数字最早是________创造的,后来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9欧洲绝大部分居民的语言属于印欧语系,其中法语属于拉丁语族,英语则属于________。
10“霸王别姬”的故事最早见于________。
11五四时期,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外国剧作家是________。
12《海国图志》的作者________是近代史上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向西方学习的人。
13在中国“四大书院”中,位于今江西庐山的是________。
14浙江省的________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15唐代画家阎立本所作________反映了当时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16朱熹诗《观书有感》中“问渠哪得清如许”下一句是________。
17隋代大运河北起涿郡,南至余杭,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隋代大运河北起五大水系,是当时世界上最宏伟的运河工程。
18现存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是________。
19UK是________的英文缩写。
20“自由、平等、博爱”的原则最早是法国大革命时期________中提出来的。
21“当头棒喝”一词出自________的一种仪式。后比喻给人打击或警告,促其醒悟。
22美国西部名城San_Francisco在海内外华人中被称为________。
23中国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策是________。
24《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的作者是________。
25明末耶稣会传教士________来华,为中西方文化交流与互动做出了突出贡献。
26晚清人________是目前所知第一位赴国外大学任教的汉语教师,曾正式受聘于美国哈佛大学。
27“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是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________提出的。
28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英文全称是________。
29英语lantern、festival_,指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________。
30运用语言学与心理学的理论研究现象的学科是________。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的名言。
2唐代陆羽所著《茶经》是世界茶文化史上的早期专家。
3汉唐时期的北方民族回是现在维吾尔族的祖先。
4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美国的感恩节。
5唐三彩代表了唐代高超的制瓷工艺,被誉为唐代艺术的瑰宝。
6敦煌位于甘肃省,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佛教传入中国的必经之地。
7《向日葵》是19世纪荷兰印象派画家梵高最著名的作品。
8厦门大学是著名华侨陈嘉庚出资创办的。
9话剧这一西方戏剧形式是在五四时期传入中国的。
10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被称为西方逻辑学创始人。
11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后来流行于亚洲和非洲广大地区。
12“三表法”指判断是非的标准和方法,是春秋战国时期名家提出的。
13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洋务运动都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
14小提琴发源于欧洲,被誉为乐器“王后”。
15芦笙、葫芦丝、象脚鼓等是傣族典型的民族乐器。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5分)
1一般来说文化的结构可分为四个层次,其中属于文化核心部分的是( )。
A.物质文化
B.制度文化
C.心理文化
D.行为文化
2北宋张择端所作《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当时( )两岸的社会生活。
A.汴河
B.运河
C.渭河
D.洛水
3唐宋之间中国在行政区划上主要实行的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道路制
D.行省制
4以下哪一部不是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作品?( )
A.《草叶集》
B.《新月集》
C.《园丁集》
D.《吉利迦利》
5古时姓与氏是分开的,以区别血统和子孙,二者混合为一大约是在( )时期。
A.先秦
B.秦汉
C.魏晋
D.隋唐
6众所周知的古巴比伦王国在今天( )境内。
A.伊朗
B.叙利亚
C.以色列
D.伊拉克
7《人间喜剧》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所著小说的总名。
A.福楼拜
B.大仲马
C.雨果
D.巴尔扎克
8写出《三吏》《三别》等不朽诗篇的伟大诗人是唐代(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商隐
9下面的戏剧作品中,( )不属于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A.《哈姆莱特》
B.《李尔王》
C.《奥赛德》
D.《威尼斯商人》
10国外所说“喀斯特地貌”在中国又被称为( )地貌。
A.沙漠
B.风蚀
C.岩溶
D.丹霞
1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一具有唯物思想的论点是( )提出来的。
A.孟子
B.荀子
C.老子
D.庄子
12下面哪一个不是宋代瓷窑?( )
A.汝窑
B.官窑
C.长沙窑
D.钧窑
13台湾是中国最大海岛,究其成因属于( )。
A.大陆岛
B.珊瑚岛
C.火山岛
D.河流冲击而成的岛
14中国最早的汇兑制度出现于( ),当时称为“飞线”。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15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 )使人们对于某个人或群体的属性已有一套信念,因而常常使交际出现故障。
A.认识误区
B.刻板印象
C.民族中心主义
D.心理作用
16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是“石鼓文”,它属于( )。
A.大篆
B.小篆
C.金文
D.隶书
17明代理学家( )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主张。
A.陈献珍
B.王守仁
C.湛若水
D.李贽
18建于唐贞观年间的裴氏宗祠是现存最早的宗祠,位于今( )境内。
A.江苏
B.江西
C.广东
D.山西
19唐玄奘西天取经回到长安后,开创了( )。
A.天台宗
B.华严宗
C.法相宗
D.律宗
20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观”的是( )。
A.埃及金字塔
B.希腊宙斯神庙
C.古巴比伦空中花园
D.秦始皇兵马俑
21历史上藏传佛教有五大宗派,其中( )形成时间最晚,但势力最大。
A.格鲁派
B.萨迦派
C.噶举派
D.宁玛派
2214-15世纪欧洲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意大利
D.德国
23下面( )不是淡水湖。
A.洞庭湖
B.鄱阳湖
C.巢湖
D.青海湖
24下面( )不属于阿拉伯国家。
A.以色列
B.摩洛哥
C.伊拉克
D.叙利亚
25战国时期著名的“稷下学宫”是当时( )的宫学。
A.楚国
B.齐国
C.赵国
D.魏国
26儒家经典《大学》《中庸》是南宋时朱熹从( )中摘出独立成篇的。
A.《论语》
B.《尚书》
C.《礼记》
D.《周易》
27现存规模最大、体例最完善的类书是( )。
A.《永乐大典》
B.《古今图书集成》
C.《太平御览》
D.《册府元龟》
28在中国著名的园林中,属于寺庙园林的是( )。
A.沧浪亭
B.豫园
C.狮子林
D.留园
29唐代诗人( )以其诡异惊艳的词句、奇特惊人的想象在诗坛上独树一帜。
A.李贺
B.贾岛
C.孟郊
D.王建
30( )是与英国莎士比亚生活时代同时,成就相当的中国著名戏剧家。
A.关汉卿
B.洪
C.孔尚任
D.汤显祖
31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主要指的是诗歌的( )。
A.审美功能
B.教育功能
C.娱乐功能
D.抒情功能
32南非的官方语言是( )。
A.法语
B.西班牙语
C.葡萄牙语
D.英语
33《送别》是电影( )中的主题曲。
A.《渔光曲》
B.《马路天使》
C.《城南旧事》
D.《一江春水向东流》
34在中国古典乐器中,属于外来乐器的是( )。
A.编钟
B.琵琶
C.箜篌
D.七弦琴
35“文化休克”现象较少出现在( )身上。
A.旅游者
B.留学生
C.劳务输出人员
D.移民
贰 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共30分)
四、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教育系统中,________是中心,是教育的主体部分。
2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取决于三方面。即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________以及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
3心理学把记忆过程分为识记、保持、再认和________四个环节。实际上体现了信息的输入、储存和输出的过程。
4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________工具。
5________是本民族的语言,也是对熟人出生后首先学习和习得的语言。
6语言教学包括第一语言教学、________和双语教学。
7是把人作为信息加工者和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积极有机体来进行研究的心理学流派。
8言语表达要达到交际目的,不但要讲究言语的正确性,而且要讲究言语的________。
9言语能力的构成因素包括语言要素和________。
10介乎第一语言与目的语之间的、动态的语言系统被称为________。它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系统。
五、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记忆涉及形象记忆和逻辑记忆,但不涉及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2课程设计是联结总体设计、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
3第二语言教学的规律是由语言规律和一般教育规律共同决定的。
4教学方法具有可创造性,不必受教学原则的制约。
5行为主义心理学是听说法、视听法、功能法等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的理论基础。
6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既是一种语法理论,也是一种语言习得理论。
7语际干扰和语内泛化都是迁移。
8分班测试的对象包括所有第二语言学习者。
9HSK考试分为初中等考试、高等考试和基础考试。
10文化冲突通常是由文化差异引起的。
六、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将一张张静止的画面看成连续活动的电影是因为人的( )在起作用。
A.瞬间记忆
B.形象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2下列哪项不是心理学对遗忘产生的理论解释( )。
A.衰退说
B.干扰说
C.阻碍说
D.抑制说
3话语分析属于( )的研究范畴。
A.应用语言学
B.社会语言学
C.心理语言学
D.结构主义语言学
4下面的特点不符合成功的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是( )。
A.积极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
B.表达中既注意语言功能也关注语言形式
C.重视逐字逐句翻译,以保证言语准确性
D.善于把学习和习得结合起来
5风俗习惯、人际交往、历史文化传统等可以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提供( )。
A.人文环境
B.语言环境
C.生活环境
D.学习环境
6课堂上教师采用“完成任务”的活动体现的教学法是( )。
A.情景法
B.直接法
C.团体语言学习法
D.交际法
7在语言的诸因素中,( )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
A.语音
B.词汇
C.语法
D.句子
8下面不属于体态语的是( )。
A.面部表情
B.手势
C.触摸
D.服饰
9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的理论所代表的是( )教学过程模式。
A.传授式
B.活动式
C.发现式
D.发展式
10认知法的语言学基础是( )。
A.结构主义语言学
B.转换生成语言学
C.社会语言学
D.语用学
叁 案例分析与写作(共40分)
七、请根据以下材料,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写一篇1600字以上的案例分析,要求观点明确、材料充实、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清晰。
材料:
来自天津师范大学英语专业的曾凡出生于1982年,2007年研究生毕业,经过短期的专业培训,被分配到泰国,这使他完全“没想到”,因为他原来想去的是欧美国家。
第二个“没想到”的是,他被带到离曼谷有15个小时车程的泰南,在一个私立的华侨学校落了户,虽然已经做好了吃苦的思想准备,但条件之艰苦还是让他惊心动魄。“那时是建校初期,简单说吧,屋子里除了电灯什么都没有。”而给他安排的课程是教10多个班,从幼稚园,小学、初中一直教到高中。
第三个“没想到”最要命,泰国学生之难教,简直匪夷所思,说来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国民大都信奉“清净”“善缘”“不争”“忍让”等佛家思想。讲究与人为善,礼貌谦和,连吵架、骂人的事情也很少发生,可是泰国又很“西方”,由于受美日西欧影响,青少年们非常热衷于追随其文化,表现在课堂教育上,学生们可以和老师平起平坐,不爱听了就自由走动、说话、接下茬,有时上着上着课他就在地上爬开了,你还不可以施行硬性管教,老师太严肃了会被投诉,真能把女教师们气得哇哇大哭。
不过后来曹凡发现,泰国学生也非常可爱,只要你表达一点点善意,他们就喜欢你信赖你。曹凡就琢磨出了好多“套磁的”点子,比如给他们起中文名字等,女孩子叫“可爱”“美丽”“温柔”“典雅”,男孩子们叫“俊伟”“坚强”“硬汉”“大方”,还应他们的要求,叫“李连杰”“成龙”“周星驰”以及“孙悟空”“唐僧”“诸葛亮”“武松”…他还和男孩子一起踢足球、打篮球和女孩子们聊天,一起过生日…
学校有一些住校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家里有问题的,比如没有父母等等,曹凡看着他们小小年纪就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就对他们特别好,像对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耐心呵护,后来忽然有一天,有一个男孩子过来对他说:
“老师你对我太好了,我不想叫你老师了。”
“那你叫我什么。”
“我管你叫‘爸爸’吧?我就叫你‘爸爸’了。”
从此,单身的中国大男孩曾凡,就在学校里被孩子们称作“爸爸”了,他的课堂纪律也变成全校最好的了。学生们的汉语成绩大风起兮送纸鸢,越飞越高……
更多内容,请点击获取:
http://shuyue.100xuexi.com/Ebook/970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