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题


1. 南宁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实务》历年考研真题汇总

2. 全国名校新闻传播实务考研真题详解

考研指导书


1. 蓝鸿文《新闻采访学》(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2. 刘明华《新闻写作教程》配套题库(含考研真题)

3. 张子让《新闻编辑教程》(修订版)配套题库(含考研真题)

4. 丁法章《当代新闻评论教程》(第5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文章封面图片的替代文本

南宁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实务》历年考研真题汇总

书籍目录


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824新闻传播实务》考研真题(A卷)

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824新闻传播实务》考研真题(B卷)

2018年广西师范学院《824新闻传播实务》考研真题(A卷)

2018年广西师范学院《824新闻传播实务》考研真题(B卷)

2021年南宁师范大学《816新闻传播实务》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

部分内容


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824新闻传播实务》考研真题(A卷)

一、名词解释(共30分,每题5分)

1有偿新闻

2体验式采访

3版面元素

4对比式编排

5立意

6社论

二、简述题(共40分,每题10分)

1在采访中,为受众服务得更好要把握哪几个基本点?

2“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从记者的实践来看,观察术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3报道策划要遵循哪些主要原则?

4简述评论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三、根据素材写消息与时评(共80分,每题40分)

1改写消息。

要求:准确概括事实;主题集中,角度得当;设计有特点的导语;制作符合消息规范的标题及有关内容;文句通顺,无错别字;字数:500~800字。消息头为(新华社1月3日电)。

(写消息的素材)

新华社记者近期赴山东省潍坊、莱芜、临沂等地市,追踪农村小卖部、批发市场、生产作坊发现,由于监管缺位等原因,一些“问题食品”专供农村市场,严重威胁农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身体健康。记者来到潍坊市奎文区,随机找了一家公路边的农村小卖部,发现这里就是仿冒、假劣食品“专营店”——原本价格不菲的“德芙”巧克力和“喜之郎”果冻,在这里竟然销售l元!仿照名牌食品“奥利奥”“好丽友”,店内出现了“奥森傲”“好利友”,后者每包售价仅1元,并且包装粗糙,有的甚至已开包。这里卖的“臭干子”牌辣条,透明包装内可看见白色菌落,已经发霉变质。在临沂市白沙埠镇中心小学周边的小卖部,一些食品包装粗劣,品质低下,以较低价格吸引当地居民,特别是小学生。

“在当地农村,品质好、价格高的正规食品不好卖。”在临沂市白沙埠镇朱泮村,一位村民说,“我们买东西不看品牌和保质期等,只要能买得起、吃着香就行。”基于这一“现实”,一些农村小卖部经营者表示,想要赚钱,一定要经销假名牌、“高仿”“取大名”即一些“问题食品”为掩盖劣质,为了名不副实的名字,比如“燕窝麦片”“黄金蟹钳”等,实际上只是油炸面食或豆制品。

记者在潍坊、莱芜等地追踪发现,农村小卖部的“货源”是当地大型副食品批发市场,那里是这些“问题食品”的集散地。

为追踪“问题食品”来源,记者近日来到潍坊市潍州路600号副食品批发市场。大清早,这里已是车水马龙,三轮车、大货车正装卸饮料和食品,一派繁忙景象。

“潍坊市农村的小卖部、小超市大多来我们市场进货。”进入一家批发店,店老板热情招呼,记者一眼就发现“奥森傲”“好利友”等“高仿”食品摆在突出位置;“吸吸哈哈”牌果冻有些已经涨袋、漏水,却没有被处理掉,货架周围散发出馊臭气味;还有一些没有产地、生产厂家和生产日期的散装食品,随意堆放在纸箱中。

记者扮作“采购商”对质量问题提出质疑,这位批发商坦言:“进什么货要看小卖部开在哪里,城里有城里的货,农村有农村的货。”他承认,“问题食品”是专门供应农村市场的。

农村“问题食品”售价低廉,但利润并不低。记者调查发现,一包50袋的“火爆鱼翅”批发价为16元,小实部的零售价为25元,利润率超过50%。莱光市官寺批发市场一位批发商明确表示,“质量好的食品卖得慢、利也薄”。

根据几位批发商提供的信息,记者乘车追踪来到潍坊、莱芜等地制作假劣食品的“地下加工厂”。

在潍坊市,记者以有关批发商“推荐考察”为名,进入一家“地下作坊”,看到女工们正用手将食品装入印有“奥森傲”“好利友”的包装袋中,一些饼干、辣条、薯片散装在有杂物的桌子上,室内苍蝇飞来飞去,卫生条件恶劣。

记者在这家加工作坊的角落中,发现一个塑料桶,闻上去有刺鼻气味。经询问后得知,这竟是农药“甲胺磷”。加工人员说:“甲胺磷能提升食品的口感,吸引顾客购买,只要控制好用量,使用后就不会出问题。”

随后,记者又追踪来到莱芜市一家生产油炸食品的小加工厂,眼前的景象令人吃惊:水泥地面上到处是油渍污渍,一个个小“面疙瘩”随意散放在地上。靠近窗户有一口大油锅,油已发黑,几名工人用铁锹从地上沾有头发、污泥的“面疙瘩”铲起,放入油锅。在油炸“面疙瘩”时,不时有工人的汗液滴入锅中。

经过十几分钟烹炸,工人将“面疙瘩”捞出油锅,放在一个生满铁锈的容器内。待“面疙瘩”凉透,工人将辣椒粉、胡椒面以及一些不知名的添加剂倒入容器中,用于搅拌均匀,随后装入一个个淡黄色的包装袋中,再用简易封口机将包装袋封死。

“这些产品都是卖往农村的小卖部,批发价2毛钱一包,十分畅销。”面对记者质疑,这家加工作坊的老板说。

针对一些农村地区“问题食品”泛滥,记者向当地工商、质检等监管部门反映时,其答复大都是有“苦衷”:由于人手不足,检测费用高、耗时长,基层监管部门无鉴定资质等问题突出,农村食品安全“管不过来”。

2根据下列新闻写一篇时评。

时评写作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论据充足;字数:500~700字左右。

写时评的有关素材

(请参见改写消息的素材)

更多内容,请点击获取:
http://shuyue.100xuexi.com/Ebook/984038.html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