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题
1.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681新闻传播史论》历年考研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
2. 全国名校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详解【5小时高清视频】
考研指导书
1. 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2. 郑超然《外国新闻传播史》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课后习题+章节题库】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681新闻传播史论》历年考研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
书籍目录
2005年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2006年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2007年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2008年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
2009年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
2010年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1年南京大学《62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2012年南京大学《62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2013年南京大学《62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2014年南京大学《62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
2016年南京大学《62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7年南京大学《620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8年南京大学《620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9年南京大学《62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2020年南京大学《62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2021年南京大学《681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2022年南京大学《681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2023年南京大学《681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部分内容
2005年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调查性报道
2《大清报律》
3《新莱茵报》
4拉斯维尔
二、论述题:(第一、二题每题15分,第三、四题每题20分,共70分)
1试论电视“民生新闻”成功的原因以及现时存在的问题。
2试论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进一步改善的制度设计。
3试论梁启超的新闻思想以及对于今天新闻传媒的启示。
4试论资本主义国家现代报业是如何发展的。
三、操作题:(30分)
随着城市的大规模扩张以及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兴建,城市建设和文物古迹的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果你是某电视台记者,你所处的城市的某处著名文物古迹因某项城建项目开工已经被部分拆除,一时间众议纷纭,你恰好受命报道这一事件,那么,你将如何确立你的报道理念并据此制定拍摄计划?
四、评论题:(30分)
2004年10月下旬,《现代快报》就南京三家“傣妹”火锅店提炼泔水油再回锅使用的严重违法事件进行了连续报道,引起极大社会反响,无良商家终被课以巨额罚款和遭到刑事追究。请你针对这一媒介事件,结合其他媒体相关的新闻报道以及你在生活中的切身体验,就愈演愈烈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写一篇新闻评论(题目自拟,12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调查性报道
答:略
2《大清报律》
答:《大清报律》是中国近代第一部新闻法。1908年3月14日,为了限制报刊的出版、发行,清廷正式颁布《大清报律》。该报律是商部、民政部、法部等参考日本的新闻纸法拟订的,共45条,除将之前制定与颁行的报刊禁载规定全部收入外,还新增了不少限制性条款。1910年,清政府民政部再次修订《大清报律》,并将修订本交资政院及军机处复议。1911年1月29日,原《大清报律》改称为《钦定报律》,经清廷批准后颁行。修订后的“报律”共38条,另有4个附条,保存了原“报律”的主要内容。
3《新莱茵报》
答:略
4拉斯维尔
答:略
二、论述题:(第一、二题每题15分,第三、四题每题20分,共70分)
1试论电视“民生新闻”成功的原因以及现时存在的问题。
答:略
2试论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进一步改善的制度设计。
答:略
3试论梁启超的新闻思想以及对于今天新闻传媒的启示。
答:略
4试论资本主义国家现代报业是如何发展的。
答:一战后,英、法、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报纸继续商业化进程,报业的竞争和兼并加剧。德意日等国家政治上的法西斯化,他们用行政手段使其报业也走上了法西斯垄断的道路。总的来说,资本主义国家现代报业的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垄断化。其垄断化具体包括以下要点:
(1)资本主义国家报业垄断的标志:
①发行量增加,报纸种数减少;
②“一城一报”现象普遍。
(2)资本主义国家报业垄断的途径:
①通过报团(报业公司)控有报纸的所有权。资本主义国家都有大大小小的报团,一般拥有两种以上的日报,或多种报刊。较大的报团还拥有通讯社、特写辛迪加、电台、电视台。
②通过通讯社、特写辛迪加控制报纸内容。
③通过广告影响报纸的编辑方针。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经济的恢复、繁荣,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由于国情不同,美国、日本报业发展速度很快,英国、法国较慢,但其特点是一致的:
①形成了少数“超级报团”;
②出现了跨媒介或跨行业的垄断;
③出现了跨国、跨地区的垄断。与此相适应也出现了多种垄断组织形式:传统的报团、跨媒介经营的传播集团、联合或混合企业所属的媒介子公司、与大银行大企业连通的连锁董事、跨国媒介集团等,而扩张的途径包括兼并、合并、联营、控股公司、合资企业等等。
(4)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报业垄断加剧的原因:
①从经济上看,一个企业通过兼并竞争对手的途径,是现代经济史上一个突出现象。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只有财力雄厚、业务兴旺的报纸才能生存,通过不断吞并效益不佳的报纸来扩大规模和经营范围,仍是现代西方经济的重要支柱。20世纪80年代以后,兼并加剧,不仅出现了巨型公司,还出现了“蛇吞象”的现象,发展前景看好、管理有方的中小企业开始向大企业发起进攻。如1985年美国首府传播公司就以借债的形式兼并了老牌的美国广播公司。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又促使各行业超大公司不断追求规模效益,以争夺世界市场。
②从技术上看,高科技的设备和节目制作成本需要巨额资金投入,这使得财力有限的公司只能望而却步。如在日本,一台高速轮转印刷机要30亿日元,而至少要有3台这样的机器才能维持正常运转,如此高投入令众多报社望“机”兴叹。与此相对的是,财力雄厚的大公司显示了无法比拟的优势。另一方面,竞争又都是围绕着新型产业展开的,以多媒体、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为行业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创造了条件。
③从政治上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纷纷调整产业政策,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放松管制、鼓励竞争,尤其在金融、电信、广播电视、航空等方面,为企业兼并提供了政策依据。
(5)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报业垄断的后果:
①越来越多的报纸控制在少数人手中,报业所有权的集中化使报道、评论趋于雷同,从而影响了新闻的多样性。
②竞争引发兼并,缺乏竞争对手,报纸往往质量下降。
③报团老板大都是垄断资本家,他们和金融界、工商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还涉足其中,大财团通过融资、控股、互派董事等方式,深深介入报纸的运作,使之成为垄断资本的代言人。
④跨国媒介集团的出现加剧着世界新闻传播的不平衡,造成“信息贫困”和“信息过剩”,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新的新闻秩序的呼声得不到回应。
⑤发达国家报业在信息革命的浪潮中,意识到新技术的经济效益,从70年代起,陆续采用了照相排版、胶版印刷、电脑写作和编辑、数字传输等技术,直到普及互联网,电子化、数字化极大增强了报纸的信息内涵,这也是现代传播革命的趋势。
⑥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报纸,包括共产党和其他工人政党的报纸的办报方针与近代的工人报刊有很大的不同,其原因一方面是国内采取了缓和阶级矛盾的政策,另一方面是高新科技的广泛应用,使纯粹从事体力劳动者数量骤减,“白领”阶层的数量就超过了“蓝领”阶层,致使工人阶级报纸也向商业化方向转变。
三、操作题:(30分)
随着城市的大规模扩张以及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兴建,城市建设和文物古迹的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果你是某电视台记者,你所处的城市的某处著名文物古迹因某项城建项目开工已经被部分拆除,一时间众议纷纭,你恰好受命报道这一事件,那么,你将如何确立你的报道理念并据此制定拍摄计划?
答:略
四、评论题:(30分)
2004年10月下旬,《现代快报》就南京三家“傣妹”火锅店提炼泔水油再回锅使用的严重违法事件进行了连续报道,引起极大社会反响,无良商家终被课以巨额罚款和遭到刑事追究。请你针对这一媒介事件,结合其他媒体相关的新闻报道以及你在生活中的切身体验,就愈演愈烈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写一篇新闻评论(题目自拟,1200字左右)。
答:略
获取方式:扫码关注下面公众号,关注后
回复关键词【南京大学681】或【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史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