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题


1.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

2. 全国名校新闻与传播硕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

3. 新闻与传播硕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名校考研真题(2016年前)详解(含复旦、武大等)

4. 新闻与传播硕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名校考研真题(2016年前)详解(含暨大、川大等)

5. 新闻与传播硕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名校考研真题(2016年前)详解(含人大、北大等)

考研指导书


1. 2026年新闻与传播硕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用教材

2. 2026年新闻与传播硕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文章封面图片的替代文本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

书籍目录


2011年南京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2年南京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真题

2013年南京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2014年南京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5年南京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6年南京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7年南京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8年南京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9年南京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20年南京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21年南京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22年南京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23年南京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部分内容


2011年南京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新闻标题

2新闻价值

3消息的复合结构

4新闻背景

5录音报道

6新闻五要素

7隐性采访

8新闻舆论监督

9《时代》周刊

10西方四大通讯社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新闻真实性与文学真实性的不同内涵。

2在新闻报道中应该怎样用事实说话。

3简述消息写作与记叙文写作的区别。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试述新闻与宣传的区别与联系。

2试述新闻媒体及从业者侵害人格权的主要表现。

3请谈谈对新形势下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理解。

四、操作题(共计45分)

1评论题(20分)

请从写作的角度,对以下通讯进行评论,副标题为“浅析过去统计有、现在统计无”,正标题自拟,要有观点,有论述,600-800字左右。(材料是范敬宜写的一个短消息,知网上有相关论文)

2作文题(25分)

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600-800字的消息,制作复合式标题。

马晶晶事件

马晶晶,男,2003年进入兰州大学读书,2007年进入团银川市委学校部工作。现供何职,还不知道。但是其母为宁夏吴忠市政协主席、其父为宁夏扶贫办副主任,算是高干之子。要不是因为吴忠警方以涉嫌“诽谤罪”为由“跨省”刑拘甘肃省图书馆职工王鹏,马晶晶何许人也,谁会知道?更为关键的是,以他为代表的腐败,可能就永远浮不出水面。

王鹏和马晶晶是同班同学,还同一个寝室。彼此的熟悉程度,没的说。王鹏学习好,毕业时被保送中国人大读研,后因遭人举报未通过政审没读成。马晶晶学习不好,还不是一般的不好,简直就是不学无术。他应该有别的专长,但没被发现,而是按照父母设计的路子一路走来。要看他那底子差的样子,估计上大学也是做了手脚的。大学期间,马晶晶除体育外很少及格,平均每一学年有近10门主干课不及格,大学英语四级考到毕业也没达到425分,2007年6月毕业时成绩还是班级倒数第一,可是7月的公务员考试却能在488人中“考”第一。反常了,太反常了,于是,好学生王鹏就向国家公务员局、监察部和共青团银川市委领导写了举报信:一是举报马晶晶平时在学校表现差;二是对其学业成绩和公务员考试成绩的巨大反差提出质疑;三是对该岗位的招考工作是否存在作弊提出质疑。

这些举报信要么石沉大海,要么也让有关部门进行了调查,不过结论是“举报不实”。天底下的事情就是这样,你王鹏举报了,我马晶晶置之不理,安之若素,没准也就那么无声无息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会烟消云散。然而,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似乎命中注定这俩同学就是俩冤家,你看不惯我,我还看不惯你呢。要说毕业了各走各的路,各过各的桥,本该无战事,可实际上,品学兼优的王鹏注定是要不平则鸣和伸张正义的,宁死不屈,一息尚存就战斗到底。这是托起社会脊梁的伟大之举,无论哪朝哪代,都层出不穷。不然,哪里还会找到社会进步的里程碑?哪里会有名垂青史的志士仁人?

对于马晶晶来说,面对同学王鹏的举报,一而再再而三,大约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这位厅官之子终于发威了,“派出”吴忠警方“跨省”拘传王鹏。据说,警方的“尚方宝剑”是王鹏发帖损害了公务员考试的秩序和声誉,其行为严重危害国家利益和社会秩序。并且这一行动还通过吴忠市公检法各部门事前联合开会协调讨论,并获得相关领导批示。——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可见绝非一时冲动,都知道冲动是魔鬼,公检法一拍即合,可见执行力多么强大。

岂不知,“诽谤罪”这把屠刀四处乱舞之际,民怨沸腾,举世愤懑,一桩桩因言获罪的诽谤案例所涉滥用公权的官员全部被钉到了历史的耻辱柱上。然而,糟糕的是,引以为戒的人似乎并不多,但凡手中握有公权力的官员,总是忍不住要冲动一下,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举着“严重危害国家利益和社会秩序”这根杀威棒,杀气腾腾,企图把民意一棍子打死而后快。这些人猖獗之极,全然没有后顾之忧,“诽谤罪”变成手中的玩偶,为所欲为,因为即便是近年来已经发生的诸多“诽谤”事件之后,那么多责任官员基本都被变相保护起来,没有一个在法律层面上被依法追责的。

不学无术的高干子弟马晶晶不但读了大学还进了团市委,接下来还要做官升官再发财,这是一条多么前途似锦的金光大道!特别么?不。特殊么?不。马晶晶们身上聚焦着当今不受制约的公权力谋起私来有多么不要脸,有多么肆无忌惮,又有多么……可怕和绝望!


获取方式:扫码关注下面公众号,关注后

搜一搜

回复关键词【南京大学440】或【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