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题
1. 华中师范大学《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
2. 全国名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精选
3.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名校考研真题
考研指导书
1. 2026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用教材
2. 2026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题库

华中师范大学《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
书籍目录
2010年华中师范大学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0年华中师范大学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参考答案
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5年华中师范大学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5年华中师范大学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
2016年华中师范大学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部分内容
2010年华中师范大学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壹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中国第一部汉字典是《________》。
2.汉字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之一是相传黄帝的史官________创造了汉字。
3.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据说是由清代的金石学家________等首先发现的。
4.《蒙娜丽莎》是画家________最著名的绘画作品之一。
5.中国是四大发明中,活字印刷开始于隋朝的________,经宋代仁宗时的毕生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
6.中国思想史上,把治国之道分为“王道”和“霸道”的是战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________。
7.京剧艺术中,表示奸诈,多以性格的脸谱的颜色是________。
8.世界宗教史上,伊斯兰教教的创始人是________。
9.在中国,举行饮菊花酒,登高眺远,插戴茱萸的习语传统节日是________。
10.编制了“大明历”,将圆周率精确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是________时期人。
11.与汉族早期长篇史诗不发达的情况不同,中国少数民族中往往流传着反映其早期历史的长诗,________就是蒙古族的著名史诗。
12.清代编纂的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几个方面的丛书是________。
13.被称为“亚圣”的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是________门人的学生。
14.中国最早的一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是________。
15.________是被称为“药王”的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的著作。
16.中国的科举制产生于________代。
17.唐代时我国是个发展的巅峰时期,被誉为“初唐四杰”的诗人是王勃、________、卢照邻、骆宾王。
18.书法史上被誉为“书圣”的王羲之与另一位书法家________并称为“钟王”。
19.________被称为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和圣地。
20.中国京剧的“四大名旦”指的是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________。
21.二十四节气歌谣中,“秋处露秋寒霜降”中的“处”指的是________。
22.中国文学中常说的“韩柳文,李杜诗,苏新词”中的“辛”指的是________。
23.黄鹤楼、岳阳楼、________被称为中国“江南三大名楼”。
24.中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是________。
25.美国国土有本土的48个州及本土之外的夏威夷和________组成。
26.中古代最早的地理著作包括了《尚书·禹贡》和《________》。
27.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________,13至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28.周敦颐“爱莲说”中有一句原文是“牡丹,花之宝贵者也。”下一句是“莲,花之________者也。
29.英语中,Tomb-sweeping Day,指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________。
30.从语言文学的角度来看,所有的文字都是由________、字音、字义三要素构成的。
二、判断题(对的画〇,错的画×,每小题1分,共15分)
1.“八国联军”是指庚子年(1990年)以军事行动入侵中国的来自八个西方列强组成的军队。( )
2.从宗教终审权影响证券的角度而言,基督教是现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宗教。( )
3.“连中三元”就是指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殿试三次考试中均得第一,连中“解元、会员、状元”。( )
4.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西亚、北非、中亚、中国西北以及俄罗斯南部与中亚接壤处。( )
5.佛教是产生于古印度的最古老的宗教。( )
6.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是按照人数的多寡划分的。小乘佛教又称为“上座部佛教”或“南传佛教”。( )
7.美国是民主共和制国家,其国会每两年一届,国会两院分为参议院和众议院。( )
8.汉语各方言中北方方言分布地域广泛,湘方言是七大方言中通行地域较小的一种。( )
9.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创造了“赋、比、兴”三大艺术表现方法。( )
10.“汉字文化圈”又叫“儒家文化圈”“筷子文化圈”“稻米文化圈”。( )
11.越南的现代国服奥黛是在中国汉代的汉服基础上改造而成的。( )
12.历史上我国建都最多的和最久的城市是陕西的西安和河南的洛阳。( )
13.1960年成立于英国利物浦的甲壳虫乐队又称为“披头士”,影响了欧美上世纪60年代以后的流行乐坛。( )
14.从本质上说,《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的书,是中国古代先民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的规律的总结。( )
15.“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是由孔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体系。( )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5分)
1.《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
A.龚自珍
B.纪晓岚
C.黄遵宪
D.李毓秀
2.“女书”是世界上发现的唯一的一种女性文字,它起源于中国的( ),是在当地少数民族妇女之间流行、传承的神秘文字。
A.甘肃天水
B.广西金田
C.湖南江永
D.云南丽江
3.以下所列的哪位文化名人不是英国人?( )
A.思想家培根
B.剧作家莎士比亚
C.作家狄更斯
D.诗人惠特曼
4.我国古人所说的“弱冠之年”一般是指( )。
A.18岁
B.20岁
C.21岁
D.16岁
5.中国是一个戏曲艺术大国,在( )时期就出现了“百戏”,其中包括杂技和歌舞。
A.春秋
B.战国
C.秦汉
D.魏晋
6人们把乡土气息较浓厚的烹饪精品称为“名特小气”,如涮羊肉,西安羊肉泡馍,天津狗不理包子,广州( )等。
A.佛跳墙
B.龙虎斗
C.定影牛肉
D.小桃园鸡汤
7.到教室我国土生长的宗教,相传为汉代张道陵(一说于吉)所创。他在民间又被称为( )。
A.黄道婆
B.老君道
C.张公道
D.五斗米道
8.王昌龄的《出塞》有“但是龙城飞将在,不孝胡马度阴山”的诗句。“龙城飞将”指的是( )。
A.李广
B.岳飞
C.霍去病
D.卫青
9.汉代舞蹈一般具有焊枪的技艺性,( )的汉代最富盛名的舞蹈。
A.胡旋
B.盘鼓舞
C.绿腰
D.霓裳羽衣舞
10.歌手崔健是中国大陆较早为听众熟悉和接受的摇滚乐歌手,他的( )受到很多歌迷的喜欢。
A.花房姑娘
B.凡人歌
C.童话
D.黄昏
11.上世纪50年代,美国的( )州成为当时美国乡村音乐最大也是最为人所熟悉的商业中心。
A.加利福利亚
B.俄勒冈
C.田纳西
D.乔治亚
12.河姆渡遗址是世界文明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他的发掘现场位于( )。
A.云南元谋
B.浙江余姚
C.内蒙赤峰
D.河南安阳
13.韩国文字的创造者是朝鲜时代的1418至1250年在位的( )。
A.新罗女王
B.百济王
C.高丽王
D.世宗大王
14.( )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以四月八,六月六和赶年为主要节日,主要分布在湘、鄂、川、黔毗邻的武陵山地区。
A.苗族
B.土家族
C.傣族
D.水族
15.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属于( )文明。
A.古埃及
B.古希腊
C.两河
D.古罗马
16.以下哪一部不是马克·吐温的作品?( )
A.《艰难历程》
B.《镀金时代》
C.《永别了,武器》
D.《汤姆·索亚历险记》
17.小说《生活秀》是作者是女作家( )。
A.冰心
B.丁玲
C.池莉
D.张爱玲
18.先于1998年签署,后2001年3月又宣布批准《精读议定书》的国家是( )。
A.日本
B.德国
C.印度
D.美国
1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语出《淮南子·人间训》。这句话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思模式是( )。
A.真题思维
B.类比思维
C.辩证思维
D.抽象思维
20.以下哪个国家不与中国接壤?( )
A.马来西亚
B.缅甸
C.老挝
D.吉尔吉斯坦
21.马赛马拉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主要位于( )。
A.埃塞俄比亚
B.肯尼亚
C.南非
D.赞比亚
22.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次取得突破的发展是在( )时期。
A.春秋战国
B.秦汉
C.魏晋南北朝
D.唐宋
23.魏晋南北朝在人物画中提出“传神写照”美学思想的画家是( )。
A.张僧
B.吴道子
C.陆探徽
D.顾恺之
24.“四书五经”是中国文化的凋敝,“四书”作为过去初习入学者的入门读物是指( )。
A.《诗》,《书》,《礼》,《易》
B.《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C.《诗》,《书》,《大学》,《论语》
D.《礼》,《易》,《左传》,《春秋》
25.理学在清代走向衰退徽,清代朴学源于极为明末清初的大儒,其中反对不求实际学问而空谈性理,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指( )。
A.黄宗羲
B.王夫之
C.颜元
D.顾炎武
26.拥有兰博基尼、贝纳通、阿尼玛、古奇等国际知名品牌的欧洲国家,其货币名称为( )。
A.比索
B.班里拉
C.克朗
D.法郎
27.南美国家阿根延的官方语言的( )。
A.葡萄牙语
B.英语
C.西班牙语
D.法语
28.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原先秦、赵、燕长城的基础上,修建了万里长城,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大都是在( )有大规模修葺过。
A.两汉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29.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移民国家,按使用人数划分,除英语之外的美国第二大语言应该是( )。
A.法语
B.德语
C.汉语
D.西班牙语
30.中国书法之所以成为一种特殊艺术,有几大原因,下列对中国书法艺术没有太大直接影响的是( )。
A.汉字结构
B.散点透视
C.书写工具
D.线条变化
31.著名钢琴家弗朗兹·李斯特是( )人。
A.德国
B.奥地利
C.波兰
D.匈牙利
32.中国最早的货币是( )。
A.刀币
B.贝
C.秦半两
D.交子
33.下列名称不是中国别称的是( )。
A.中州中原
B.赤县神州
C.交织安南
D.禹甸俞域
34.根据基督教的教义,基督教的创始人是( )。
A.耶和华
B.耶稣
C.玛利亚
D.上帝
35.跨文化交流是指在( )之间的人们的交流。
A.不同民族
B.不同国籍
C.不同文化
D.不同种族
贰 教育学、心理学和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四、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所谓记忆,也就是对信息的________、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2.________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顺利完成的个体心理特征。
3.条件反射既是生理现象,又是________现象。
4.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学习的欲望,称为________。
5.编制测试时必须考虑的两个最基本要素是________和效度。
6.教师和________是教育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教育系统中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7.学习压力主要来源于________因素和个人身心素质因素。
8.________是指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系统。
9.柯德把错误分成失误和偏误两种。失误是系统的、有规律的;而偏误是不成系统、________出现的。
10.________是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外国人、华侨、和少数民族学习这作为主要对象的语言能力测试。
二、判断题(对的画〇,错的画×,每小题1分,共15分)
1.认识过程之人以感知、记忆、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联系的过程。( )
2.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的,并且必须是一直努力的注意。( )
3.教师的教学水平决定学生的学习水平,即好老师总能够教出好学生。( )
4.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 )
5.教师的职业角色包括传授知识、组织课堂、判断学生个性好坏和能力提高的等。( )
6.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教他的老师的喜爱程度成正比。( )
7.适度的感情和焦虑有助于维护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
8.“学习”和“习得”的区别之一在于前者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后者主要是自自然的语言和环境中获得的语言。( )
9.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母语的干扰作用被称为“负迁移”。( )
10.在对语言的三要素语言,词汇,语法的教学中,语法教学最为重要。( )
六、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思维是以( )为基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物之间的联系。
A.感性材料
B.理性材料
C.推理
D.表象
2.利用狗作为被试来探索条件反射成规律的是( )。
A.巴莆洛夫
B.佛洛伊德
C.乔姆斯基
D.柯德
3.记忆的内容因消退的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或回忆叫( )。
A.暂时性遗忘
B.永久性遗忘
C.干扰性遗忘
D.理想性遗忘
4.保持信息在一分钟左右的记忆阶段是( )。
A.瞬间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感觉记忆
5.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的联想解决问题的思维是( )。
A.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发散思维
6.学生上课时,边听边记笔记本是主义的那周品质?( )
A.广度
B.稳定度
C.分配
D.分散
7.教师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常常受到广大学生的密切关注,这是教师的( )的表现。
A.人生观
B.行为观
C.育人观
D.价值观
8.下面哪一项不是教学设计的内容?( )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方法
D.教学成绩
9.下面哪一项不是成功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应该必备的?( )
A.较高的学习能力
B.积极的态度
C.强烈的动机
D.加快的语速
10.听说法的心理学基础是( )。
A.形式主义
B.功能主义
C.行为主义
D.唯心主义
叁 案例分析与写作(共40分)
七、请根据以下材料,按照“发展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写一篇1500以上的案例分析,要求观点明确。
材料:
程昆是研一的学生,今年作为志愿者被派往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城市教汉语。程昆一向是个好学生,从小到大对老师布置的任务从来就是一丝不苟地完成,对于这次扑美任教更是个不会含糊。所以在到达美国的两个星期,他除了熟悉环境,安排生活以外,其他的时间都在备课上,希望第一炮能够打响。他根据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加上来美国之前参加培训班学到的一些教学技巧,还有在国内试讲时积累有限的经验,制作了一个长达26页的PPT。
上课的时刻终于来临了。程昆走进教室的时候,看见已经有十来个学生在教室里等候。这是一个零起点的班级,学生年龄在20~50岁之间。学生们衣着整齐,很安静,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看见老师进来了,有些学生笑着点头和他打招呼。为了让自己紧张的心情能够尽快的放松,我在讲台前一边整理自己上课用的东西,一边想着自己设计好的开头。
我设计的开头是这样的,先用英语介绍自己,然后再开始正式上课。于是,我先用英语介绍了自己的情况,随后学生们开始问问题:“你为什么来美国?”“你怎么来到我们这个城市?”……有的问题我听的不是很舒服,但是我相信他们并没有恶意,所以一一耐心作答。接下来轮到学生介绍自己:“你好,我叫马克,是工程师。”因为他的上声变调出来问题,所以我听成了“麻克”,我忍不住笑了起来,我问:“你是叫马克吗?”他又重复了一遍:“我叫马克。”还是“麻克”。我说:“不对,不对,应该是马克。”我示范了变调以后三声的读法,接着把三声的变调方法解释了一遍。当我再次转向马克,问他:“你叫什么?”他迟疑了一下,说:“My name is Mark。”我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她有些不高兴,脸色也有些变了,我试着问他:“你会写你的名字吗?能不能请你写在黑板上?”他犹豫了一下说:“不,不,我不会写。”然后就埋下头,不再看我。我一下子有些慌张,不知道该怎么办。突然,我意识还有很多学生等着介绍自己呢,于是,我赶紧转到下一个学生。接下来的自我介绍有些流于形式,学生的名字很多我都没有听清,但是我不敢在深究了,担心要是再出现第二个马克,双方都会下不来台。后来,幸亏我做的那个二十多页的PPT帮了我,在我借助PPT向他们展示了一些中国元素以后,课堂的气氛有所缓解。但是直到下课,马克再没有和我有过眼光的交流。一下课他就收拾东西忽忽离开了。
下课以后,有些学生问了我一些问题,但我已经记不清了,唯独马克的表情留在我的记忆力。我一直在琢磨,到底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
更多内容,请点击获取:
http://shuyue.100xuexi.com/Ebook/97824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