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题
1.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
2. 全国名校新闻与传播硕士《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
3. 新闻与传播硕士《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名校考研真题(2016年前)详解(含复旦、武大等)
4. 新闻与传播硕士《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名校考研真题(2016年前)详解(含暨大、川大等)
5. 新闻与传播硕士《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名校考研真题(2016年前)详解(含人大、北大等)
考研指导书
1. 2026年新闻与传播硕士《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用教材
2. 2026年新闻与传播硕士《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华中师范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历年考研真题
第二部分 兄弟院校《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 华中师范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历年考研真题
2011年华中师范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拉斯韦尔五W传播模式的内容,并做简要评价。
2简述议程设置理论要点。
3简述科学技术发展与媒介发展之间的关系
4简述电视传播的负效应。
二、分析题(30分)
2010年6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和《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两份通知,对电视娱乐节目中“相亲类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等倾向进行规范。通知要求,相亲“节目不得以婚恋的名义对参与者进行羞辱或人身攻击,甚至讨论低俗涉性内容,不得展示和炒作拜金主义等不健康、不正确的婚恋观。各婚恋节目不得在节目中互相诋毁、攻击。”,并要求节目有助于展现嘉宾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择偶观念,不得设计出位环节。广电总局还明文规定,所有交友类节目均不得现场直播,要严格执行播前审查和重播审查制度,对有问题的内容和错误的观点必须删除。
请结合有关案例,利用有关媒介理论,谈谈你的看法。
三、写作题(30分)
请将下面新闻稿改写、压缩成字数在550字以内的消息。
四、论述题(30分)
有人说,网络是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的空间,应该尊重网络的自由表达;也有人说,现在网络上各种“灰色”(网络推手、网络水军等)、“黑色”(指网络打手、删帖服务、流氓软件、无良内容、劫持服务等)势力越来越猖獗,网络不端或侵害行为逐渐规模化、公开化、集团利益化,因此有必要加强管理和规范。
请结合具体案例,谈谈网络自由传播的利弊。
参考答案:
师华中范大学
二〇一一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拉斯韦尔五W传播模式的内容,并做简要评价。
答:1932年,美国传播学家拉斯韦尔提出了一个传播模式,即:“谁?说什么?对谁说?产生什么效果?”1948年,他又增加了一项:“通过什么渠道?”这就成为:“谁(who)?说什么(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through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产生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在这个模式中,五个要素的英文词都有一个词的词头是W,故被成为五个W模式。(答对一个“W”得2分)
五个W模式反映出传播过程中五大基本研究内容,即:控制分析(谁?)、内容分析(说什么?)、媒介分析(通过什么渠道?)、受众分析(对谁说?)、效果分析(产生什么效果?),概况了单向线性传播的特点,表明传播的过程即是劝服的过程。这个模式的出现,推动了传播学对传播过程、传播要求的研究。(5分)
但是,这一模式忽视了传播的双向性,尤其忽视了“反馈”对传播过程的影响,过高地估计了传播的效果。(5分)
2简述议程设置理论要点。
答:这一理论最早由麦克姆斯和唐纳德·肖提出。它是指媒介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即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以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主要程度。或者说,某一话题如果被大众媒介所关注,它的重要性在公众心目中会提高。(4分)
基本观点有:
·媒介无法告诉人们“怎么想”,但完全可以告诉人们应该“想什么”;(4分)
·议程设置理论考察对象并非局限于一时一地,或一人一事,而是长时间内综合的社会效果,并且这种效果是在媒介与其他社会力量的协同中体现出来。(4分)
·议程设置理论暗示了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结构。(或“生产拟态环境”的机构)(3分)
3简述科学技术发展与媒介发展之间的关系
答:科学技术发展与媒介发展有相互促进的关系。(2分)
首先,科学技术发展促进了媒介的发展和繁荣。古登堡金属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促进了近代印刷媒介的发展,尤其对欧洲近代报业的繁荣功不可没;而广播、电视、网等电子媒介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19、20世纪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6分)
其次,媒介发展也反过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介的社会文化传承功能为传播人类前代的文明成果,普及科学技术创造了条件;媒介提供的海量信息,也为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帮助。(6分)
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还将在科学技术和媒介今后的发展中得到印证。(1分)
4简述电视传播的负效应。
答:①电视传播是“一次过”的,画面转瞬即逝,保存性差,选择性差;
②表现手段丰富,但成本在现有媒体中最高;
③复制成本昂贵,不利于电视节目的再传播;
④电视节目中的暴力和色情内容对儿童成长有不利影响;
⑤“电视依赖”现象,导致人们思考的时间越来越少,整个公众私人化空间趋同,观众中许多人变成不思考的、被动型的观赏者;
⑥电视传播造成了一大批“沙发土豆”、“电视人”或“容器人”。
(答出3点可以给满分)
二、分析题(30分)
2010年6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和《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两份通知,对电视娱乐节目中“相亲类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等倾向进行规范。通知要求,相亲“节目不得以婚恋的名义对参与者进行羞辱或人身攻击,甚至讨论低俗涉性内容,不得展示和炒作拜金主义等不健康、不正确的婚恋观。各婚恋节目不得在节目中互相诋毁、攻击。”,并要求节目有助于展现嘉宾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择偶观念,不得设计出位环节。广电总局还明文规定,所有交友类节目均不得现场直播,要严格执行播前审查和重播审查制度,对有问题的内容和错误的观点必须删除。
请结合有关案例,利用有关媒介理论,谈谈你的看法。
答题要点:
①广电总局的通知时正确和及时的,它既是在行驶政府赋予的管理职能,也是代表受众对媒体进行监督;(5分)
②“非诚勿扰”、“为爱向前冲”等节目,确实存在大量低俗现象,已经引起受众广泛反感;(5分)
③媒体应该有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理论认为,媒体不能随心所欲,必须对公众和社会承担责任和义务;受众有权要求媒体从事高品位的传播内容,媒体不能迎合少部分人的低俗趣味而置大多数受众于不顾;如果受众的利益得不到充分保护,政府可以干预。(15分)
三、写作题(30分)
请将下面新闻稿改写、压缩成字数在550字以内的消息。
此题略。
(格式规范,新闻要素齐全,字数合规,表达清晰得18-20分。其余根据答题实际,酌情给分。字数超出100字以内,但主要新闻要素表达完整不扣分。)
四、论述题(30分)
有人说,网络是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的空间,应该尊重网络的自由表达;也有人说,现在网络上各种“灰色”(网络推手、网络水军等)、“黑色”(指网络打手、删帖服务、流氓软件、无良内容、劫持服务等)势力越来越猖獗,网络不端或侵害行为逐渐规模化、公开化、集团利益化,因此有必要加强管理和规范。
请结合具体案例,谈谈网络自由传播的利弊。
答题要点:
利:(15分)
①网络自由传播,能最大限度满足受众的知情权;
②网络自由传播,能提高受众的传播参与权;
③网络自由传播,能有效提高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
弊:(15分)
①网络自由传播,有可能侵犯受众个人隐私权,如人肉搜索的滥用等;
②网络自由传播,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而难受追究,如现在各种网络灰黑势力横行(网络推手,网络水军、删帖、流氓软件等);
③网络自由传播,有可能泄露国家机密,如维基解密等。
(要点齐全,案例准确,表述得体,给满分。其余酌情给分)
更多内容,请点击获取:
http://shuyue.100xuexi.com/Ebook/97839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