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题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3经济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

2. 全国名校经济学考研试卷分析及真题(含北大清华人大复旦等名校)

3. 全国名校经济学考研试卷分析及真题(含中央财大、武汉大学等名校)

4. 全国名校经济学考研真题

考研指导书


1. 帕金《微观经济学》(第8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2. 帕金《宏观经济学》(第8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3. 李子奈《计量经济学》(第5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

4. 李子奈《计量经济学》(第5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5.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

6.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名校考研真题

7.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8.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

9.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名校考研真题

10.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11. 2026年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真题与典型题[部分视频讲解]

12. 2026年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真题与典型题[部分视频讲解]

文章封面图片的替代文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3经济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

书籍目录


2009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3经济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0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3经济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1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3经济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3经济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3经济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3经济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3经济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3经济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6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3经济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3经济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8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3经济学基础》考研真题

部分内容


2009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3经济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单选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各2分)

1无谓损失(  )引起的。

A.可能是由生产过度而非生产不足

B.可能是由生产不足而非生产过度

C.可能是由生产过度与生产不足

D.既不是生产过度也不是生产不足

【答案】C

【解析】由于垄断定价、政府税制以及限价政策等因素的存在,厂商的最优生产量对社会福利来说并不是最优的,可能存在生产过度或生产不足,由此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它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得不到的那部分剩余。

2PPF的向外凸出的形状(  )。

A.是资本积累的结果

B.是生产中技术应用不均匀的结果

C.是机会成本递增的结果

D.是边际收益递增的结果

【答案】C

【解析】因为要素的边际报酬在递减,所以产品的边际转化率是递增的,即每增加一单位的甲商品所放弃的乙商品是逐渐增多的,即机会成本逐渐增加,因此PPF是向外凸出的。

3在大米市场上,一项新的高产优质大米的生产技术的广泛应用,会使大米的需求曲线_____,使大米的供给曲线_____。(  )

A.不发生移动;向左移动

B.不发生移动;向右移动

C.向右移动;向右移动

D.向左移动;向左移动

【答案】B

【解析】新技术的应用使厂商在同一价格下所提供的产量增加,而对于需求没有影响。

4假设大学生李晓只消费苹果和面包两种物品,如果苹果的价格下降,而李晓的收入不变,当李晓重新实现消费者均衡后,与苹果价格昂贵时相比,李晓从最后一单位的苹果的消费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会(  )。

A.不变

B.增加

C.无法确定

D.下降

【答案】D

【解析】因为苹果价格下降而收入不变,说明李晓的相对收入增加了,所以她消费的苹果数量增加了。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李晓从最后一单位的苹果的消费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会下降。

5由于蓝宝石的价格要比饮用水的价格高出很多倍,因此,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  )。

A.蓝宝石的总效用要大于饮用水的总效用

B.蓝宝石的边际效用等于饮用水的边际效用

C.蓝宝石的边际效用要大于饮用水的边际效用

D.蓝宝石的边际效用要小于饮用水的边际效用

【答案】C

【解析】按照基数效用论的观点,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而不是总效用。

6当交易成本(  )时,科斯定理成立。

A.很低,而且产权明晰

B.很低,而且不存在产权

C.很高,而且产权明晰

D.很高,而且不存在产权

【答案】A

【解析】由科斯定理的定义可知: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7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主要区别在于(  )。

A.前者认为技术进步是外生的,后者认为技术进步是内生的

B.前者认为技术进步是内生的,后者认为技术进步是外生的

C.前者包含资本的作用,后者不包含资本的作用

D.前者不包含资本的作用,后者包含资本的作用

【答案】A

【解析】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产生于机遇,是外生变量;而新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内生化,又被称为“内生技术变革理论”,认为人均实际GDP增长是因为人们在追求利润中所做出的选择。

8从长期来看货币是中性的,这意味着(  )。

A.货币政策总是无效的

B.从长期发展的角度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C.从短期调节的角度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D.货币政策总是有效的

【答案】B

【解析】长期中货币是中性的,这是古典二分法的观点。它认为长期中,名义变量的变化对实际变量并不产生影响,货币政策的变动只会反应在价格、名义工资等名义变量上,对实际变量并不产生影响。即长期中,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9当(  )时,“挤出效应”发生的可能性大。

A.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B.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

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

D.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不敏感

【答案】C

【解析】货币需求函数L=ky-hr中k越大,政府支出增加引起的一定量产出水平增加所导致的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增加越大。等量的收入增加,货币需求对利率越不敏感,即越小,使利率上升的越多,挤出效应越大。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程度越高,一定量利率水平的变动对投资水平的影响就越大,因而挤出效应就越大;反之越小。

10在四部门经济中,当(  )时,政府购买乘数越大。

A.自发支出越小时

B.边际消费倾向越小时

C.边际税率越小时

D.边际进口倾向越大时

【答案】C

【解析】在四部门经济中,政府购买乘数可以表示为:

其中b表示边际消费倾向,t表示边际税率,m表示边际进口倾向,所以当边际税率越小时分母越小,从而政府购买乘数越大。

 

11其他条件不变,预期通货膨胀上升,将使(  )。

A.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移动,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不变

B.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左移动,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不变

C.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不变,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下移动

D.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不变,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上移动

【答案】D

【解析】由于预期通货膨胀,工人会要求增加名义工资,所以会使在同样通货膨胀率下失业率增加,所以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上移动;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于自然失业率的直线,说明在长期中不存在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替换关系,所以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不变。

12自然失业率不会为零,因为总是存在(  )。

A.摩擦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B.周期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C.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D.结构性失业和自愿失业

【答案】C

【解析】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影响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也就是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自然失业率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13一个参数估计量的大样本性质,并不需要满足(  )。

A.渐近无偏性

B.一致性

C.线性性

D.渐近有效性

【答案】C

【解析】一个参数估计量的大样本性质有:①渐近无偏性,即样本容量趋于无穷大时,是否它的均值序列趋于总体真值;②一致性,即样本容量趋于无穷大时,它是否依概率收敛于总体的真值;③渐近有效性,即样本容量趋于无穷大时,是否它在所有的一致估计量中具有最小的渐近方差。

14当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随机误差项存在序列相关性时,通常不会因此而产生的后果是(  )。

A.参数估计量非一致

B.参数估计量非有效

C.对参数估计量的显著性检验失去了意义

D.模型的预测功能失效

【答案】A

【解析】序列相关性的后果主要有:①参数估计量非有效;②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失去意义;③模型的预测失效。

15在含有G个内生变量的完备联立方程组中,当识别的阶条件为M-Ni<G-1(M为联立方程组中内生变量和前定变量的总数,Ni 为第i个方程中内生变量和前定变量的总数)时,则表示(  )。

A.第i个方程恰好识别

B.第i个方程不可识别

C.第i个方程过度识别

D.第i个方程具有唯一统计形式

【答案】B

【解析】联立方程计量模型的结构性识别条件为:当M-Ni<G-1时,第i个结构方程不可识别;当M-Ni=G-1时,第i个结构方程恰好识别;当M-Ni>G-1时,第i个结构方程过度识别。

二、判断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各4分;先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

1资源供给的增加通常会减少资源的总收入。(  )

【答案】错误

【解析】资源的总收入取决于资源的供给弹性,当供给富有弹性时,资源供给量增加的幅度大于因资源供给增加而引起的价格下降的幅度,资源的总收入是增加的。

2从理论上来说,无论怎样,垄断一定会带来无谓损失,导致无效率。(  )

【答案】错误

【解析】从理论上来说,垄断并不一定会带来无谓损失。如果能实行一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获得全部的消费者剩余,也就不存在无谓损失。

3尽管理性预期和货币主义学派的思想联系密切,但是却可以和凯恩斯主义结合在一起。(  )

【答案】正确

【解析】新凯恩斯主义吸收了理性预期和货币学派的一些重要思想,如新凯恩斯主义模型一般都假定有理性地形成预期。

4高额外汇储备总是有益无害。(  )

【答案】错误

【解析】高额外汇储备的消极影响包括:①造成本币升值压力,不利于对外贸易顺利开展;②降低资金资源的利用效率;③影响一国对国际优惠贷款的运用;④影响一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⑤外汇储备是一种债权关系,高额外汇储备可能因为它国的货币贬值而大幅缩水。

5对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而言,若经典线性回归模型(CLRM)中的干扰项不服从正态分布,将导致OLS参数估计量是有偏的。(  )

【答案】错误

【解析】只要干扰项的期望值为零并且不存在序列相关,OLS参数估计量则是无偏的。是否服从正态分布只涉及统计推断问题,对参数估计性质没有影响。

三、论述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各15分)

1某年农产品获得了丰收,但是农民的收入却反而下降了,试阐述其中的经济学道理;基于上述事实,请说明政府可以采用哪些政策来稳定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答:某年农产品获得了丰收,但是农民的收入却反而下降了,这种现象被称为“谷贱伤农”。

(1)“谷贱伤农”的经济学原因分析

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相反,提高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即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呈同方向的变动。其原因在于: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小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需求量的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并不能全部抵消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所以,降价最终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造成“谷贱伤农”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弹性的商品。以图1来具体说明。图中的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是缺乏弹性的。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由S的位置向右平移至S′的位置,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由P1大幅度地下降为P2。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致使农民总收入量减少。总收入的减少量相当于图1中矩形OP1E1Q1和OP2E2Q2的面积之差。

说明: 未标题-1

图1 谷贱伤农

(2)政府在农业领域可以发挥的作用

由于农产品是缺乏弹性的商品,农产品的丰收反而会降低农民的收入,这会降低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因此政府需要采取措施保证农民的收入,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措施:

①政府保护价收购。即在农业丰收时,为了避免价格大幅度下降,政府设定农产品收购保护价,这就保证了农民可以以较高的价格出售农产品,从而使得农产品丰收时农民也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保证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②对农业生产进行补贴。政府可以采取直接补贴的形式,对进行农业生产的农民进行财政补贴,这种补贴实质上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农民不会因为农产品丰收反而收入减少,这保证了农民未来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2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角度分析中国放开成品油价格的利弊。

答:目前,我国的成品油定价采用的是“市场化指导,政府定夺”的机制。具体操作过程是:每月月底发改委会根据当月纽约、新加坡、鹿特丹三地成品油价格加权平均值,并权衡市场情况具体制定国内成品油批发价(即炼油厂出厂价)和零售价。因此,国际油价升降起落不会立刻反映于国内成品油价格。不论从宏观经济学角度还是微观经济学角度,这种定价机制都有其利弊之处。

(1)微观经济学角度

放开成品油价格的有利之处在于:

①放开成品油价格,使得其价格由市场决定,有利于油品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减少出现“油荒”的体制性因素。

在原有的定价机制下,若进口的原油价格节节攀高,两大集团在各地的炼油厂炼油成本势必增加,但由于发改委的调价决策具有滞后性,此时炼油厂送往各地销售公司的出厂价仍然“按兵不动”,盈利空间顿时挤压,生产和销售的积极性将双双受到打击。

②放开成品有价格有利于正确引导消费者行为,使消费者减少对大排量、高油耗汽车的使用,对节能减排也会有促进作用。

③放开成品油价格能够有效抑制市场投机行为。现行的油品定价机制还会让一些社会投机经营者利用价格杠杆调节市场需求,即将油品大量囤积在库,待零售价上调后再抛出,从中牟取更高利润。

④有利于在油品供应方面实现多元化,炼制加工、物流营销成本会逐渐降低。

弊端:使得成品油价格频繁变动,影响市场稳定。

(2)宏观经济学角度

有利之处:

①放开成品油油价可以通过价格的杠杆作用调节经济。

a.有利于调整国内的产业和消费结构,加快开发新能源新产品,替代部分石油产品,改变中国石油消耗量过大的局面。

b.有利于改革消费结构,中国私人汽车迅猛增长,目前已达2400万辆,北京、上海等地已出现严重拥堵局面,一则恶化交通状况,二则加大了成品油消耗量和空气污染。

②放开成品油定价能够减轻财政负担。现有的定价机制使得垄断企业不是在节约挖潜强化管理上下功夫,而是转向国家财政要巨额财政补贴,通过在成品油市场上引入竞争机制,由市场自行决定资源性产品价格,有利于垄断企业提高经营效益,减轻财政负担。

弊端:放开成品油定价使得政府对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控制力减弱,当国际油价大幅波动时,国内相关行业受冲击,影响居民生活水平,为经济增长带来不稳定因素。

四、(本题共10分)

假设某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d=12-2P,供给函数为Qs=2+3P。

(1)求解市场均衡时的价格与产量水平;

(2)求解在此均衡点的供给价格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

(3)若征收从量税t=1,求解新的市场均衡价格与产量水平;

(4)求解消费者和生产者各承担了多少税收份额。

解:(1)当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需求=供给,即12-2P=2+3P 可得P=2,Q=8。

所以市场均衡时的价格和产量水平分别是2和8。

(2)供给的价格弹性为:

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3)若征收从量税,则Qs=2+3(P-1)=3P-1。

需求曲线不变,根据供需相等得:3P-1=12-2P,解得:P=2.6,Q=6.8。

(4)消费者负担的税收份额为:

生产者负担的税收份额为:

五、(本题共10分)

某消费者具有效用函数,假定X和Y的单位价格均为4元,该消费者的收入为144元。求解:

(1)为使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对X和Y的需求各为多少?(要求写出优化问题,然后求解)

(2)消费者的总效用是多少?每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是多少?

(3)若X的单位价格上升为8元,X和Y的需求有何变化?此时总效用又为多少?

(4)X的单位价格上升为8元后,若要维持效用水平不变,消费者的收入最少应该达到多少?

解:(1)根据题意可得,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问题为:

设拉格朗日函数为:

效用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解得:X=18,Y=18。

(2)总效用为:

每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是:

(3)若X的单位价格上升为9元,预算方程变为9X+4Y=144。

效用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解得:X=8,Y=18。

总效用

(4)

现在PX=9,

解下列方程组:

可得:X=12,Y=27。

将X=12,Y=27代入预算方程,可得:M=9×12+4×27=216(元)。

六、(本题共10分)

对于生产函数,在短期中,令PL=1,PK=2,K=2。

(1)推导出短期总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及边际成本函数;

(2)当短期平均成本最小时,求此时的短期平均成本值。

解:(1)因为PL=1,PK=2,K=2,故短期总成本TC=PL•L+PK•K=L+4,对于生产函数,因为K=2,所以

将其代入TC=L+4中得:

(2)短期平均成本最小化的一阶条件为:

解得:(舍去,因使AVC为负),即时,短期平均成本最小。

代入可得:

七、(本题共10分)

货币供给M由现金C加上银行存款构成D,中央银行控制的基础货币H由现金和法定准备金R所构成。如果用α表示现金-存款比,γ表示法定准备金率。

(1)那么货币供给关于基础货币的乘数如何表达?

(2)γ下降,对于该乘数有什么影响呢?这个原理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有什么关系呢?

答:(1)货币创造乘数指中央银行创造一单位的基础货币所能增加的货币供应量。根据题目中给定的条件货币供给M=C+D,中央银行控制的基础货币H=C+R所构成。如果用α表示现金-存款比,表示法定准备金率,那么货币创造乘数为:

(2)根据货币乘数的表达式可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γ的下降会使得货币创造乘数增大。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三大工具之一。中央银行有权决定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法定准备率,如果中央银行认为需要增加货币供给,就可以降低法定准备率,使所有的存款机构对每一笔客户的存款只要留出更少的准备金,反之让每一美元的准备金可支撑更多的存款。降低法定准备率,实际上等于增加了银行超额准备金,而提高法定准备率,就等于减少了银行超额准备金。从理论上说,变动法定准备率是中央银行调整货币供给最简单的办法。然而,中央银行一般不会轻易使用这一手段。这是因为银行向中央银行报告它们的准备金和存款状况时存在时滞,因此今天变动的准备率一般要过一段时间才起作用。而且变动法定准备率的作用十分猛烈,一旦准备率变动,所有银行的信用都必须扩张或收缩。因此,这一政策手段很少使用,一般几年才改变一次准备率。

八、(本题共10分)

设总需求函数为:m+k=p+y,其中m是货币供给增长率,k是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率,p是通货膨胀率,

y是实际经济增长率;

总供给函数为:p=pe+λ(y-y*),其中pe是通货膨胀预期,y*潜在GDP增长率或者自然增长率。

(1)试求均衡状态时实际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

(2)如果λ=1,潜在GDP增长率为8%,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话,货币供给增加4%,通胀预期为2%时,实际经济增长率是多少?通胀率又是多少?这有什么启示呢?

解:(1)均衡状态时,预期为完全预期,p=pe,由总供给函数p=pe+λ(y-y*)可得均衡时的产出水平为y=y*,即产出实现充分就业水平。此时,由总需求函数m+k=p+y可得均衡的价格水平即通货膨胀率为:p=m+k-y。

(2)由已知条件可知:

解方程组得

这是短期的结果。

但从长期来看,人们会逐渐调整价格预期,使p=pe,最终y=8%,p=k-4%。

因此,货币扩张在短期内提高了产出,但是在长期,人们调整价格预期后,产出维持在充分就业水平不变,货币扩张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升。

九、(本题共10分)

PUS表示美国一篮子代表性商品的价格,P表示中国同一个篮子商品的价格,e表示用人民币表示的美元价格(市场汇率),那么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为

(1)说明短期内实际汇率本质地决定出口竞争优势;

(2)如果中国的通胀率高于美国的通胀率10个百分点,要使得实际汇率不变,市场汇率应当作何调整?给出证明。

答:(1)汇率是指两国货币所代表的价值的交换比率。从理论上看,汇率不仅体现了两国货币之间的价值对比关系,而且它还在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中具有价格传导功能。汇率变动可以通过引起国内和国际市场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来影响进出口和贸易收支。汇率的本质是价格水平,在短期,实际汇率贬值可降低本国商品的相对价格,提高外国产品的相对价格,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增强,从而有利于扩大出口,限制进口,促进净出口的增加。

(2)由实际汇率的表达式R=ePUS/P可得:

如果中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美国10个百分点,即πUS-π=-10%,则为了维持实际汇率的稳定,即∆R/R≈0,市场汇率e应该升高10%。

十、(本题共10分)

若回归方程的某个随机解释变量与随机误差项同期相关,可用工具变量法来修正参数估计量的非一致性,请以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β0+β1X+μ)的斜率参数估计量为例说明:

(1)对于样本容量为n的一组样本观测值(Yi,Xi,Zi),若Zi可作为随机解释变量Xi的工具变量,请推导关于β1的工具变量估计量的表达式;

(2)证明工具变量Z在估计过程中只作为工具使用,工具变量法实质上仍然是Y对X的回归[提示:工具变量估计量,可看成是二阶段最小二乘估计量的特例]。

答:(1)因为Zi是Xi的工具变量,则有:

因为工具变量与随机误差项不相关,则

β1的工具变量估计量为:

(2)工具变量法估计过程可以被分解为二阶段OLS回归:

①首先用OLS法进行X关于工具变量Z的回归:

②然后以上一步得到的为解释变量,进行Y对X的回归:

此时β1的工具变量估计量仍为:

由此可知,工具变量法实质上仍然是Y对X的回归,而不是对Z的回归。


获取方式:扫码关注下面公众号,关注后

搜一搜

回复关键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898】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学基础】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