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题
1. 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819化工原理》历年考研真题汇总
2. 全国名校化工原理考研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
考研指导书
1. 陈敏恒《化工原理》(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
2. 陈敏恒《化工原理》(第5版)(上册)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3. 陈敏恒《化工原理》(第5版)(下册)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819化工原理》历年考研真题汇总
书籍目录
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819化工原理概论考研真题
2013年北京科技大学819化工原理概论考研真题
2003年北京科技大学化工原理考研真题
部分内容
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819化工原理概论考研真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15空,共30分)
1并联管路各支管相等。
2请写出两种变压头流量计:和。
3离心泵流量的大小取决于泵的、和。
4旋转半径,颗粒进入离心场的切线速度,离心分离效果更好。
5热传导特点:。
6流体的粘度,对流传热系数愈低。
7在一单壳单管程无折流挡板的列管式换热器中,用冷却水将热流体由100℃冷却至40℃,冷却水进口温度15℃,出口温度30℃,在这种温度条件下,逆流的平均温度差为℃和并流的平均温度差为℃。就提高传热推动力而言,逆流并流及其他形式流动。
8采用折流和其他复杂流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传热系数,其代价是平均温度差相应。
9在逆流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已知液气比L/V为2.9,平衡关系可表示为Y=1.8X (X、Y为摩尔比),吸收率为90%,则液气比与最小液气比之比值为。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末括号内填“Ö”、错误的在题末括号内填“´”。(每空2分,10空,共20分)
1从物料中脱除水分的过程称为去湿。( )
2静止流体中颗粒的沉降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起初为加速段而后为等速段。( )
3换热器的平均传热系数K必须和所选择的传热面积相对应,选择的传热面积不同,总传热系数的数值不同。工程上大多以平均表面积为计算基准。( )
4采用折流和其他复杂流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传热系数,其代价是平均温度差相应增大。( )
5气体吸收可以亨利定律表示为,
,
。难溶气体,溶解度小,E大,H小,m。( )
6一般情况下,气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D的范围:10–5~10–4m2/min。( )
7精馏塔塔釜加热,与间接蒸汽加热相比,直接蒸汽加热需要的理论板数略有增多( )
8相对湿度代表湿空气的不饱和程度,其数值越低,表明该空气偏离饱和程度越远,干燥能力越大。( )
9闪蒸也叫简单蒸馏,是使混合液体部分汽化,并使气液两相处于平衡状态,然后将气液两相分开。( )
10在相同的原料液浓度及相同釜液的条件下,简单蒸馏所得到的馏出液浓度高于平衡蒸馏,而平衡蒸馏的优点是连续操作,但其分离效果不如间歇操作的简单蒸馏。(
)
三、计算题(每题20分,1题,共20分)
用一连续精馏装置在常压下,分离含苯41%(质量%,下同)的苯-甲苯溶液。要求塔顶产品中含苯不低于97.5%,塔底产品中含甲苯不低于98.2%,每小时处理的原料量为8570kg。操作回流比为3,试计算:
(1)塔顶及塔底的产品量;
(2)精馏段上升蒸汽量及回流液量。
四、实验题(每题20分,2题,共40分)
1如图,为测定离心泵特性曲线的实验装置,实验中测出如下一组数据:泵出口处压
强表读数P2 =0. 126Mpa;泵进口处真空表读数P1=0.031MPa;泵的流量qv=10L/s;泵的轴功率为2976W。吸入管直径d1=80mm;压出管直径d2=60mm;两测点间的垂直距离(Z2–Z1)=80mm;实验介质为20ºC的水。试计算在此流量下泵的压头He和泵效率η。
2有一直立的玻璃管,底端封死,内充四氯化碳。在101.3kPa,48℃条件下,测定四
氯化碳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记录的时间t与距离z的关系见下表,求扩散系数。(101.3kPa,48℃下四氯化碳密度:1.54g/ml,饱和蒸汽压为37.6kPa)可以使用下方提供的坐标纸进行图解。
时间t/ks | 距离z/mm | 时间t/ks | 距离z/mm |
0 | 10 (z0) | 46.7 | 40 |
9.34 | 20 | 74.8 | 50 |
24.9 | 30 | 109.0 | 60 |
五、推导题(每题20分,1题,共20分)
A、B双组分气体混合物与液体溶剂接触,组分A溶解于液相,组分B不溶于液相。请推导:组分A通过静止组分B向液相传递的气相分子扩散传质速率方程。
六、发散题(每题20分,1题,共20分)
我国北方的冬季漫长而寒冷,家庭防寒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冬季家里保温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装双层窗户,最早的双层窗户如图,就是在原有的窗户外侧再加一层窗户。
1请用化工原理的传热理论讨论这种方法的合理性。
2结合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请提出更合理的防寒窗户的设计方案,特别要指出采用技术的理论依据。
(可以用画图、计算、公式推导来证明)
更多内容,请点击获取:
http://shuyue.100xuexi.com/Ebook/1008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