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题
1. 北京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
2. 应用心理硕士《347心理学专业综合》名校考研真题(2017年前)详解
考研指导书
1.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2.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5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3.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5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4.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5.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4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6. 钱铭怡《变态心理学》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7. 朱滢《实验心理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8. 朱滢《实验心理学》(第4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9. 戴海崎《心理与教育测量》(第4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10. 2026年管理心理学考研题库
2026年管理心理学考研题库
书籍目录
第1章 管理哲学
第2章 组织激励
第3章 领导理论
第4章 组织理论
部分内容
第1章 管理哲学
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X理论和Y理论的著作是( )。
A.《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
B.《企业中的人性方面》
C.《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
D.《职工的生产率中的人的因素》
【答案】B
【解析】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在其《企业中的人性方面》一书中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两种对立的管理理论。他认为,以管束和强制为主的X理论不可能获得高的工作效率,只有考虑到个体人性的Y理论才能在管理上有效并获得成功。
2根据“复杂人”的假设,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理论,称为( )。
A.复杂理论
B.X理论
C.Y理论
D.权变理论
【答案】D
【解析】“复杂人”假设理论认为应该从人们之间存在差异这一点出发,强调根据不同的情况,针对不同的人采取灵活的管理措施。也就是说,要懂得“权变”。在这一假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就是“权变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
1X理论的基本观点有( )。
A.多数人天生懒惰,想逃避工作
B.多数人不愿负责,而宁愿受别人指导
C.多数人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矛盾,必须用强制手段迫使其为组织目标而工作
D.多数人干工作是为了获得金钱以满足其生理和安全需要
【答案】ABCD
【解析】X理论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管理理论,其基本观点是:①大多数人生来懒惰,尽量逃避工作;②一般人都没有什么雄心,不喜欢负责任,宁可被别人指挥;③大多数人以自我为中心,对组织(集体)的目标不关心;④一般人缺乏自制能力,容易受他人影响;⑤多数人工作的目的是满足自己的生理和安全需要,金钱和物质利益才能激励他们自觉努力地工作。
2针对“经济人”假设可采取的管理措施有( )。
A.实行任务管理
B.管理只需由少数人负起责任
C.用金钱刺激工人生产的积极性
D.实行项目管理小组
【答案】ABC
【解析】“经济人”假设理论认为应该采用下列管理原则:①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完成生产或工作任务,而不考虑人的感情,管理就是为完成任务而进行计划,这种管理方式叫作任务管理;②管理人员的职能是指导生产,管理只是少数人的事,员工的任务是听从指挥,努力生产或工作;③在奖励制度上,主张金钱奖励和惩罚相结合,被称为“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
三、简答题
简述超Y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管理措施。
答:(1)超Y理论的基本观点
①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这些需要随着人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每个人的需要都各不相同,需要的层次也因人而异。
②人在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和动机,它们会发生相互作用并结合为统一的整体,形成错综复杂的动机模式。
③人在组织中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会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这就是说,在人生活的某一特定时期,动机模式的形成是内在需要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④一个人在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工作,会产生不同的需要。人是否会愿意为组织目标做出贡献,取决于他自身的需求状况以及他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
⑤由于人的需要不同、能力各异,其对于不同的管理方式会有不同的反应。因此,没有一套适合于任何时代、任何组织或任何个人的普遍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2)超Y理论的管理措施
①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提高管理效率。
②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弹性、应变的管理方式。管理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不因循守旧,不搞条条框框,不受某种预定设想的束缚。
③善于发现员工的需要动机、能力、个性方面的差异,因时、因地、因人、因事采取灵活多变的管理方式和奖励方式。
④应当充分考虑到个体与组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物质条件与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等各项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这样才能较妥善地处理管理上的各种问题。
四、论述题
1试述“经济人”假设的主要观点,根据“经济人”假设,应在管理中采用哪些策略?
答:(1)“经济人”假设的主要观点
“经济人”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哲学和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懒惰的,必须加以鞭策,人的行为动机源于经济和权力维持员工的效力和服从。“经济人”假设的观点由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提出,又称为X理论,他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基本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都尽可能逃避工作。
②多数人都没有雄心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而心甘情愿受别人的指导。
③多数人的个人目标都是与组织的目标相矛盾的,必须用强制、惩罚的办法。才能迫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工作。
④多数人干工作都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因此,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鼓励他们努力工作。
⑤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多数人都是符合上述设想的人,另一类是能够自己鼓励自己、能够克制感情冲动的人。这些人应负起管理的责任。
(2)依据“经济人”假设采用的管理策略
①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在提高生产率、完成生产任务方面,而对于人的感情和道义上应负的责任,则是无关紧要的。简单地说就是重视完成任务而不考虑人的感情。所以管理就是计划、组织、经营、指导、监督等。
②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与广大工人群众无关。工人的主要任务是听从管理者的指挥。
③严格制定定额,实行计件工资,以金钱收买员工的效力和服从,同时对消极怠工者采用严厉的惩罚措施。通俗些说,就是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
总的来说,“经济人”观念的管理方式,完全是一种“任务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加强了社会上对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的关心,促进了科学管理体制的建立,但它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该假设以享乐主义哲学为基础,把人看成是非理性的,天生懒惰的“自然人”。
其次,以金钱为主的机械的管理模式,否认了人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心。
最后,“经济人”假设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绝对对立起来,反对工人参与管理,否认工人在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其人性观是完全错误的。
2试述“社会人”的假设的主要观点和管理策略。
答:“社会人”假设是由霍桑实验的主持者梅奥提出的。1933年梅奥所著《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一书,总结了实验的结果,并由此形成“社会人”假设的基本内容。“社会人”的假设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在工作中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是决定性的因素。
(1)“社会人”假设的主要观点
①传统管理把人假设为“经济人”,认为金钱是刺激积极性的唯一动力。“社会人”假设认为,人是“社会人”。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因素,除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
②传统管理认为,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社会人”假设认为,生产效率的提高和降低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士气。而士气则取决于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③传统管理只注意“正式群体”问题,诸如组织结构、职权划分、规章制度等。“社会人”假设还注意到存在着某种“非正式群体”。这种无形的组织有其特殊的规范,影响群体成员的行为。
④“社会人”假设还提出新型领导的必要性。领导者在了解人们合乎逻辑的行为的同时,还须了解不合乎逻辑的行为,要善于倾听和沟通职工的意见,使正式组织的经济需要与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要取得平衡。
由此可见,“社会人”的假设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调动人的积极性上起决定性作用。从“社会人”的假设出发,要采取不同于“经济人”假设的管理措施。
(2)依据“社会人”假设采用的管理策略
①管理人员不应只注意完成生产任务,而应把注意的重点放在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上。
②管理人员不能只注意指挥、监督、计划、控制和组织等,而更应重视职工之间的关系,培养和形成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
③在实行奖励时,提倡集体的奖励制度,而不主张个人奖励制度。
④管理人员的职能也应有所改变,他们不应只限于制定计划、组织工序、检验产品,而应在职工与上级之间起联络人的作用。一方面,要倾听职工的意见和了解职工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要向上级呼吁、反映职工的诉求。
⑤提出“参与管理”的新型管理方式,即让职工和下级不同程度地参加企业决策的研究和讨论。
3试述Y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管理措施的转变。
答:麦格雷戈总结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最高一级的自我实现需要和阿吉里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中的所谓成熟个性,也就是自我实现人,将之概括为Y理论。
(1)Y理论的基本观点
①一般人都是勤奋的,如果环境条件有利,工作会如同游戏或休息一样自然。
②控制和惩罚不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唯一方法。人们执行任务时能够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
③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人不仅会接受责任,而且会主动寻求责任。
④在人群中广泛存在着高度的想象力、智谋和解决组织中问题的创造性。
⑤在现代工业条件下,一般人的潜力只利用了一部分。
(2)Y理论的管理措施的转变
①管理重点的改变。“经济人”的假设只重视物质因素,即重视工作任务,轻视人的作用和人际关系。“社会人”的假设正好相反,重视人的作用和人际关系,而把物质因素放在次要地位。“自我实现人”的假设又把注意的重点从人的身上转移到工作环境上,要创造一种适宜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使人们能够在这种条件下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也就是说,能够充分地自我实现。
②管理人员职能的改变。管理者的主要职能既不是生产的指导者,也不是人际关系的调节者,而只是一个采访者。他们的主要任务在于如何发挥人的才智创造适宜的条件,减少和消除职工自我实现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
③奖励方式的改变。“经济人”的假设依靠物质刺激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社会人”的假设依靠搞好人际关系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这都是从外部来满足人的需要,而且主要是满足人的生理、安全和归属(交往)需要。麦格雷戈等认为,只有内在奖励才能满足人的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极大地调动起职工的积极性。因此,麦格雷戈认为,管理的任务在于创造一个适当的环境,一个可以允许和鼓励每个职工都能从工作中得到内在奖励的环境。
④管理制度的改变。管理制度应保证职工能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达到自己所希望的成就。
获取方式:扫码关注下面公众号,关注后
回复关键词【北京大学347】或【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