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题


1.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字学》历年考研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

2. 全国名校现代汉语考研真题汇总

3. 全国名校古代汉语考研真题汇总

考研指导书


1.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增订本)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2. 郭锡良《古代汉语》(修订本)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3.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4.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修订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文章封面图片的替代文本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字学》历年考研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

书籍目录


2010年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0年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2011年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2年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2年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2013年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3年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2014年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4年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2018年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部分内容


2010年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在汉语中,有哪些字母只能表示一个音位?有哪些字母能表示多个音位?哪些字母表示的音位有交叉?(15分)

二、汉语方言分为哪几个大区?语法学界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对此你又什么看法?(15分)

三、“想·想”和“椅·子”都是“上声+轻声”,其中上声的实际读音有什么不同?试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请举出类似的例子。(15分)

四、进来报刊中经常见到“被就业”、“被自杀”、“被网瘾”一类的说法,它们和一般的被动句有什么区别?试从语法和语义的角度进行分析。(15分)

五、“山寨”一词近几年衍生出哪些新的意义?这些衍生义的产生与隐喻和转喻有没有关系?试举例说明。(15分)

六、有人把“光带”、“山脉”、“枣泥”这些词称为逆序词,认为它们是“带状的光”、“脉状的山”、“泥状的枣”的逆序形式。说说你的看法。(15分)

七、举例说明字典常用的释义方法有哪些?(10分)

八、汉语中有哪些语法单位?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10分)

九、一般认为象征是一种修辞手法?你对此有何看法?请结合例子进行分析。(10分)

十、从语法结构和意义角度等角度分析下列句子的特点。(30分)

(1)①昨天我谁也没有遇到。②昨天我没有遇到谁。

(2)①在操场上我谁都没有遇到。②在操场上我没有遇到谁。

(3)①考古队员在古墓里什么也没有发现。②考古队员在古墓里没有发现什么。

(4)①这一年来我哪儿也没去。②这一年来我没有去哪儿。

 


获取方式:扫码关注下面公众号,关注后

搜一搜

回复关键词【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字学】或【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字学】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