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题
1. 全国名校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
考研指导书
1.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4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2.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
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
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
第1篇 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
一、名词解释
1地轴[中科院2015研]
答:地轴是为研究地球运动而假想的轴。地球在自转过程中始终不停地围绕该轴线运转。地轴通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的交点为南北极点,和地球的自转轨道面赤道面垂直,和地球的公转轨道面斜交。地轴空间指向:某北段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自然环境[福建师范大学2014研]
答:自然环境是环绕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如大气、水、植物、动物、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这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通常把这些因素划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岩石圈等五个自然圈。人类是自然的产物,而人类的活动又影响着自然环境。
3类地行星[西南林业大学2012研]
答:类地行星是以硅酸盐石作为主要成分的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类地行星的结构大致相同:主要是铁的金属中心,外层则被硅酸盐地幔所包围。表面一般有峡谷、陨石坑、山和火山。
4大地水准面[西南林业大学2012研]
答:大地水准面是指以平均海平面表示的平滑封闭曲面。在测量工作中,均以大地水准面为依据。因地球表面起伏不平和地球内部质量分布不匀,故大地水准面是一个北半球较细长,南半球较粗短的不规则曲面。该面包围的形体近似于一个旋转椭球,称为“大地体”,用来表示地球的物理形状。
5岁差[西南林业大学2012研]
答:岁差是地球自转轴的进动引起春分点在黄道上反地球公转方向的缓慢运行,使回归年比恒星年略短的现象。在太阳、月亮和其他行星的引力作用下,地球自转轴在空间不断发生变化。其长期变化使地球自转轴绕着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垂直轴旋转,以大约26000年的周期在空间描绘出一个圆锥面,平均半顶角约23.5°。
6地球自转与公转[聊城大学2012研]
答:(1)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
(2)地球公转
地球公转是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地球的公转。
7地冕[西南林业大学2012研]
答:地冕是以氢原子和氦原子为主要成分的地球高层大气。由于氢原子和氦原子发出微弱的辐射而得名。地冕中明亮的新月形区主要是由原子氧和分子氮激发而生的白昼气辉,叫内地冕,灰白色带为漫射辉光氢的激发气体,叫外地冕。
8部门自然地理学[首都师范大学2005研]
答:部门自然地理学是自然地理学的分科,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包括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等。它们以组成自然环境的某一要素为具体研究对象,着重研究这个要素的组成、结构、时空动态、分布特征和规律。
9大陆岛[北京师范大学2005研]
答:大陆岛是指位于大陆附近并在地质构造上与相邻大陆有密切联系的岛屿。大陆岛本来是陆地的一部分,由于大陆的某些部分发生破裂或沉陷而被海水所淹没,使之与大陆分离,形成了岛屿。但其基础仍固定在大陆架或大陆坡上。
10科里奥利力[首都师范大学2005研]
答:科里奥利力是指由科里奥利首先发现的地球自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偏转力。科里奥利力D可表示为,式中υ为运动物体的速度;ω为地球自转角速度;φ为运动物体所在纬度。
11自然地理学[广西师范学院2004研]
答: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研究对象包括天然的和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它具有一定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自然地理学的分科主要涉及两个层次: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的称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称为部门自然地理学。它们包括该系统两级组织水平的研究。
二、简答题
1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浙江师范大学2012研;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2012研]
答:(1)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
地球表层一个是远离平衡状态的有序开发系统。
(2)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同时并存于地表,使海洋表面成为液-气界面,海底成为液-固界面,陆地表面成为气-固界面,而沿岸地带成为三相界面。
(3)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
如生物、风化壳、土壤层、粘土矿物、沉积岩、各种地貌形态等。
(4)相互渗透的地表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并且在交换和循环中伴随着信息的传输。
(5)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
分异结果是形成不同等级的自然综合体即自然区域。
(6)地球表面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
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有可能潜入深海或上升至宇宙空间,但地表仍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江西师范大学2014研;西南林业大学2012研]
答:(1)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光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为白天,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
(2)地球自转产生地方时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早一点见到太阳。这样不同经度的时刻就有了迟早之分,因而产生了地方时。
(3)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
地球自转,产生了地转偏向力,使在地球表面做水平运动的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
3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试简述自然地理学的主要任务。[北京师范大学2005研]
答:(1)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天然的和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它具有一定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
①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
该“表层”是具有独特的物质结构状态和一定厚度的圈层,在地理文献中称为“地理圈”“地理壳”“景观壳”或“地球表层”。
②自然地理学研究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
在人类作用下,现代自然环境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许多地区在天然环境背景下变为人为环境。人类活动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人类就受益于自然界,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就会协调,一些自然资源就可不断更新;相反,资源就会受到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失调,人类必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2)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①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界等)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
②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动态过程,从整体上阐明其变化发展规律;
③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自然地理分区和土地类型划分,阐明各级自然区和各种土地类型的特征和开发利用方向;
④参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
⑤研究人为环境(受人类干扰、控制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动向和存在问题,寻求合理利用和改造的途径及整治方法。
4试述自然地理学在当前社会的地位和作用?[华东师范大学2014研;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研]
答: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的学科,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天然和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
(1)自然地理学在当前社会的地位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随着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广泛,但主要还是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的特征、结构、成因、动态和发展规律;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与转化的动态过程;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研究各个区域的部门自然地理和综合自然地理特征,并进行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评价,为区域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受人类干扰、控制的人为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寻求合理利用的途径和整治措施。随着自然地理学的发展以及与许多自然科学发生联系,形成了众多的分支学科。
(2)自然地理学在当前社会的作用
①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农业生产受自然、技术和经济条件的综合影响和制约,具有强烈的地域性。自然地理学研究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差异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形成条件和发展变化规律,有利于未来中国不同区域的农业转型和升级。
②对资源综合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地域组合特征、分布规律,自然资源的合理分配、可持续利用,评估资源最大承载力、潜力和潜能,还研究一些社会问题,包括劳动力、性别、种族等。上述研究可对资源综合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③对改善环境的作用
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或陆地生态系统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动态演变和地域分异规律,研究土地利用、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环境灾害防治等,是改善环境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5解释地球公转运动带来的地理效应。[东北师范大学2004研]
答:(1)地球公转的概念
地球按照一定的轨道绕太阳运动,称为公转,其周期为一年。地球公转也是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高空看来,地球公转和自转都呈反时针方向。
(2)地球公转带来的地理效应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发生南北移动,因此,除了在赤道和春秋分日外,各地的昼弧和夜弧都不等长。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对于地平的高度角。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地面获得太阳热能的多少。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地面上得热最多。正午时刻,它升得最高,称正午太阳高度。由于地球的公转,在不同的日期内,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是不同的。
③四季变化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的公转,造成地球上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季。
a.夏季:太阳直射的半球是夏季,昼长夜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太阳热量集中;
b.冬季:非太阳直射的半球是冬季;
c.春秋:春秋二季是夏冬之间的过渡季节。
获取方式:扫码关注下面公众号,关注后
回复关键词【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自然地理学】或【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自然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