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题
1. 云南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总
2. 全国名校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含北大、北师等)
3. 全国名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及详解(含北大、中山)
考研指导书
1.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3版)笔记和考研真题(修订版)
2.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3. 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18》(第4版)配套题库(含考研真题)
4.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第4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5.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
6.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7.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
8.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6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9. 郭锡良《古代汉语》(修订本)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10. 刘守华《民间文学教程》(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11.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
12.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修订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云南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总
书籍目录
2007年云南大学《607中国语言文学基础(A卷)》考研真题(回忆版)
2008年云南大学《607中国语言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09年云南大学《607中国语言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0年云南大学《607中国语言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1年云南大学《637中国语言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2年云南大学《637中国语言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3年云南大学《637中国语言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4年云南大学《637中国语言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5年云南大学《637中国语言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
2016年云南大学《637中国语言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
2017年云南大学《637中国语言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
2018年云南大学《637中国语言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9年云南大学《637中国语言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20年云南大学《637中国语言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
2021年云南大学《637中国语言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22年云南大学《637中国语言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

部分内容
2007年云南大学《607中国语言文学基础(A卷)》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用两个汉字合注一个汉字的注音方法是______。
2汉字是记录______的书写符号系统。
3语言学的三大起源地是:中国、______和印度。
4语言符号的特点是线条性和______。
5在先秦诸子散文中,______的文学成就最高。
6李清照的词独具特色,被称为______体。
7巴金写于抗战后期的长篇小说______标志着其小说创作的又一个高峰。
8《俄狄浦斯王》中,______被描写成一种巨大力量,它像一个魔影,总在主人公行动之前设下陷阱。
9《复活》把被压迫的下层妇女______作为主人公,并深刻描写了她的不幸遭遇。
10美国当代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______、读者四个要素构成的。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句中的“辟”用法正确的解释是( )。
A.通假字
B.古今字
C.异体字
D.繁简字
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对句中“犬”解释正确的是( )。
A.活用为动词
B.名词意动用法
C.名词用作状语
D.名词,狗
3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句中“是”用法解释正确的是( )。
A.判断词
B.指示代词,作判断句主语
C.指示代词,复指宾语“尔”
D.助动词
4在普通话中,舌面、前、高、圆唇元音是( )。
A.i[i]
B.u[u]
C.u[y]
D.a[A]
5下列短语中,属于状中短语的是( )。
A.走出来
B.要东西
C.路危险
D.特别美
6音位是从( )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A.社会属性
B.物理属性
C.心理属性
D.生理属性
7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的《楚辞》注本是( )。
A.《山带阁注楚辞》
B.《楚辞补注》
C.《楚辞章句》
D.《楚辞通释》
8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派是( )。
A.江西诗派
B.江湖诗派
C.永嘉四灵
D.西昆体
9“替天行道”是( )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
A.《三国演义》
B.《窦娥冤》
C.《水浒传》
D.《金瓶梅》
10鲁迅《野草》中的( )是一篇短小话剧形式的散文诗。
A.《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B.《过客》
C.《秋夜》
D.《狗的驳诘》
11在( )这一部分中,浮士德借助魔法召来古希腊美人海伦的幻影。
A.爱情的悲剧
B.美的悲剧
C.从政的悲剧
D.理想的悲剧
12《罪与罚》中的拉斯柯尔尼科夫觉得世界上的人可以分为( )两大类。
A.无辜者与有罪者
B.卑贱的人与高尚的人
C.压迫者与被压迫者
D.平凡的人与不凡的人
13下列作品中,( )不是卡夫卡的作品。
A.《西绪福斯神话》
B.《判决》
C.《地洞》
D.《万里长城建造时》
14“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这段话出自( )的一篇文章。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
15最先提出“文以气为主”的中国古代文论家是( )。
A.扬雄
B.曹丕
C.陆机
D.刘勰
三、名词解释(十选六,不能多选。每个5分,共30分)
六书
传、笺、疏
组合规则
正始之音
章回小说
寻根文学
湖畔派
表现主义文学
直觉
现实主义
四、简答题(五选三,不能多选。每题15分,共45分)
1汉语语音的历史可以分为哪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代表音是什么?
2基本词汇有哪些特点?它与一般词汇的关系如何?
3初唐四杰诗歌的特点和贡献。
4简谈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及其在创作中的应用。
5为什么说民间故事的情节构思多体现“二元对立”的美学原则?
五、论述题(四选二,不能多选。每题25分,共50分)
1在现在的报纸、杂志中,常出现一些英文的大写字母。如:AB、CD、DV、CPU、CT、DNA、DVD、GDP、SOS、BBC、IBM、OK、MP3、WTO、VCD、TCL、XO等等,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这种语言现象?
2以汉语和英语的语料为主,归纳“孤立语”和“屈折语”的特征,并予以具体比较。
3论述“五四文学革命”的背景及意义。
4艺术真实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又有别于科学真实,它有自己的一些基本特征。请对此展开论述。
更多内容,请点击获取:
http://shuyue.100xuexi.com/Ebook/978011.html
